阅读历史 |

第18节(2 / 2)

加入书签

江祝史便是其中之一。

鹿安清刚到史馆时,便是江祝史高兴地迎上来报喜,只是不曾想,听完他说的话,鹿安清的眼睛,好似一下子失去了光彩。

正此时,明武走来。

“太史令召我们过去。”

这里的“我们”,自然是名单上的人。

十名祝史站在厅堂前,看着太史令慢吞吞地在他们跟前踱步。

身着玄色官袍的太史令捋着胡子,语气不紧不慢:“入了宫后,凡事少说,少听,官场上,后宫里的事情少掺和。记住,你们拔除的是灾祸,不是人。。”

他例行公事地吩咐完后,又将他们的职责一一道完。

直到众人都散了,这才留下鹿安清。

鹿安清:“官家真的没手抖点错人了吗?”

他仍然想垂死挣扎。

“这话可不能在人前说。”太史令斜睨了他一眼,好笑地摇头。

“这两天,脸色倒是好了些。”

后半句,语气听起来又温和了些,好似长辈般。

“只是睡得好了些。”鹿安清先回了太史令那话,才又说道,“莫不是,您召我回京都,便料到了今日?”

“我的确打算让你在京都多留些时日。”太史令叹了口气,“你的身体,你自个儿清楚,再那般拼,迟早有一日,我签署的绞杀令,便有你的名字。”

鹿安清抿唇,没敢在这时候触太史令的霉头。

年少时,他和太史令有过一段特殊的交情,他后来能入史馆,避开鹿家那一摊烂事,也有赖于太史令的协助。

当年,更是太史令亲自测试的鹿安清。

鹿安清对太史令自然敬重。

他是黄级。

这个评等并没有错。

可他能越级拔除灾祸,这也没错。

这些年鹿安清拔除灾祸的数量他习以为常,可旁人却能感觉到其中的可怕。

太史令叹息:“你是该好好歇息段时间。”

而在京都,在天子脚下,有真龙之气的滋养,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鹿安清:“我不适合。”

太史令:“我知你不适合,名单也不是我点的。”

正是有着太史令在,鹿安清才能安枕无忧这么些年。

他压低了声音。

“官家,是盯上你了。”

近日来,明康帝身边的史官换了一批。

此乃寻常事。

可不寻常的是,其中有的史官身形异于常人,便叫人不自觉留意了几分。

——鹿安清。

鹿姓,鹿氏。

这些祝史就如同普通的史官,悄无声息地融入其中。

正今日,官家已至大殿,官员更是落座两侧。

坐在角落里的鹿安清缩着身子,存在感低得让人无法发觉。

在皇帝与朝臣议事的时候,鹿安清就头也不抬地记录着他们的对话,不改一字,不更一句。

待到他们对话结束,恰是鹿安清停笔的时候。

他心无旁骛的时候,下笔是又快又好。

朝臣们的心声,大概是源于朝堂的肃穆,许多人的心声都很安静,偶尔才有一两句。往往只有说话的人,心音会大一点。

不好的地方是一旦吵起来,就聒噪得好像两百个市集。

至于明康帝和姚英那些人,他们心里的想法更少,像是密不透风的壳子,偶尔才会自言自语念叨一句。

这样的人最危险。

朝堂之上,对鹿安清来说,的确是一批最危险之人聚集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