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节(2 / 2)

加入书签

正是这无端的融合,令联结的两端,都产生了怪异的触感,无法自控。

第44章

☆记忆。☆

“太史令!再这般下去, 怕是京都都要出现不少灾祸,难道我们就坐视不管吗?”

史馆内,甚是热闹。

祝史们齐聚此地, 显然是知道了各地灾祸为乱之事。

纵古至今,从来不曾出现过这样的局面。

只是太史令迟迟不发命令, 他们也不敢擅自行动。

他们这些人, 虽是自傲,却也知道这份傲慢是不敢洒在太史令的跟前。

太史令坐在上位, 缓缓说道:“而今,收到了多少消息?”

一名史官出列, 欠身说道:“加上今日收到的, 已经是三十二份求援。”

明武狠狠皱眉,听着尤为不妥。

“太史令, 臣斗胆, 请允臣出京。”

明武这话, 惹来多人的赞同。

太史令斜睨了他一眼, 平静地说道:“官家允许你们无需入宫, 不代表尔等可以忘记自己职责。莫忘了, 你们之中,可有不少本该守在宫闱。”

“太史令, 遭逢这样劫难, 纵是官家……”

“正因为他是官家, 你们,才更需要守在京都。”

太史令这话尤为古怪, 他们根本无法窥探此话的深意, 唯独江臣和太史令靠得近, 隐约觉察到老者这话, 似乎大有内意。

祝史们求不得,只得颓然离开。

明武留下,与江臣一起,并着其他几个地级祝史,不肯立刻离开。

明武:“您为何不许我等出京?纵然我等不可,然史馆内这般多的祝史,为何不能派几个出去?”

太史令抬眸看着明武,淡淡说道:“你以为我不想?明武,你觉得眼下最危险的地方,是哪里?”

“自然是饱受威胁之地!”

太史令:“这天底下,就没有比京都更加凶险的地方了。”

他屈起手指,敲了敲桌面。

“你以为,当初史馆出现,为何将总部放在京都?是因为京都为天子脚下?”

江臣出声:“臣愚昧,还请太史令说个明白。您也知道,这些祝史里,许多都是外地人,今日遭难地,便有他们自己的故土。若是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哪怕是您强令要求之下,也肯定会有人冒险出京。”

祝史里桀骜不驯者有之,更是不少。

太史令叹息一声,看向身前这几个高级祝史:“京都的危险,比起其他地方更甚。若是各地都有灾祸频发,那也正意味着危机来临,倘若真正爆发,最先沦陷之地,便会是京都。”

明武微愣,忽而喃喃:“灾祸自数百年前出现,我朝史上,也正好迁都过一次,就落在此地……”

太史令赞许地看着明武,颔首:“你猜得不错。多代之前,身负真龙之气的天子决定迁都至此,是为了这个理由。史馆创建之初,将总部立在京都,也是为了相同的里头。”

他并起双指,向下点了点这片土地。

“这里,才是最大的麻烦。”

当——

骤然狂风起,寒意凛然,枯黄枝丫断裂,发出清脆的声响。

守着皇陵的士兵搓着手,恨不得立刻回去喝一碗姜汤。挨到换班的时候,这跑起来的速度可不慢。

新轮值的士兵踩着泥泞的地面,有些头疼地看着昏暗的天色。

明明是大中午,却比傍晚还黑。

哐当——

为首的士兵骤然停下,侧耳,片刻后。

“听错了?”

哐当——

这一下比之前还要明显,绝不会出错。这小队士兵立刻警觉起来,有的还低声唾骂了几句,“哪个龟孙子在这时候来盗东西,真是疯了吧?”

脚步匆匆,立刻追着声源去了。

他们追进皇陵深处,却始终抓不住那该死的盗墓贼。可是若隐若现的血腥味,却越来越明显。

那有别于土腥味,更带着一点酸臭。

即便是习惯了皇陵的士兵,还是忍不住作呕。他们和皇陵深处的工匠撞上,问起了此此事,工匠都是一脸茫然。

“那你们在这里,可曾听到什么声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