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拾·凌乱(1 / 2)

加入书签

宫内今日难得的装扮得喜气了些,太后一身绣着凤凰大红色蜀锦衣裙之上点缀着几颗个头不小的珍珠,头上顶着一套点翠钗环端坐在正上首。下首司有芸和几位妃子一同陪坐着却唯独不见皇后的身影。

前来贺礼的贵妇人已到了泰半,司有芸抬起袖子遮住下半张脸,打了个哈欠。

宫殿中欢声笑语显得热闹极了,几位口齿伶俐的贵妇人将太后哄得笑逐言开。

“太后娘娘这一笑真还似二八年华,可见得皇上与公主孝心纯挚啊。”

开口那位夫人姓刘,是前年才随她那叁品夫婿调回京城的。出身差了些不大会说话,她这一开口瞬间气氛沉了些。

倒不是话语犯了忌讳,只是这宫中哪怕是夸赞人也要拐几个弯。更遑论这位夫人与苏太后关系并不怎么亲密,想来是看先前一旁几位夫人得了太后的青眼,有些急功近利罢了。

作为被提及的人,司有芸难得没有出声。垂下眼帘,端起茶碗抿了抿。

相差六岁的母子,哪来的孝心。

那头刘夫人察觉到气氛不对,尴尬的笑了两声。

上首苏太后叹了口气,“女儿都这么大了,哪还能真的不服老。只是…什么时候能看着她成了婚,倒也算了却哀家一门心事。”

这话音一落,几位夫人相视几息,殿中又热闹了起来。热络的介绍着家中的子侄,上首苏太后听得专注时不时点点头。

司有芸自是没想到这话头怎么突然就变到她身上了,心中的烦闷平添几把火,却还得佯装害羞应对着那些夫人的提问。

“这么说来,我家渺儿还算是公主的表兄呢。”

那头着绿衣的妇人举着团扇笑得有些暧昧。

司有芸想了许久,才想起这位应是端王妃的堂姐。心中冷笑,若是这么算他的表哥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可苏太后却仿佛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笑着看向那人道:“哀家还记得,张渺那孩子小的时候也是进过宫的。可是比长宁还小一岁?”

见苏太后来了兴趣,那张氏面露喜色忙道:“太后娘娘好记忆,渺儿八岁的时候的确进过宫。哎呀这么说来,渺儿和长宁公主还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呢!”

妇人手上的团扇得更起劲了,本就有些臃肿的眼皮一笑只余下一条缝。身旁其余几位命妇都有些忍不住,或是撇撇嘴或是掩面偷笑。司有芸亦觉得离谱,这张渺她连脸都记不住,估计话都不曾说过一句就被牵扯上了,心中火气更旺。

司有芸深呼一口气,扯着嘴角打了个哈哈。那头还想再说些什么,只是上首苏太后身边的大宫女开了口要移去后花园用膳,这才暂时消停了下来。

后花园搭了凉亭,席间置着不少盆景,身侧还引了小溪流过,仔细看能瞧见几尾红鱼在水中嬉戏着。

看得出花了些心思。

席面上男女并未特意分开,司有芸打量一番才发现来得几乎大半都是妇人带着家中青年,心下有种不详的预感。

司有芸手心出了汗,低着头将颤抖的手臂隐在桌下。感觉胸口气有些喘不上来,恶心得想吐。

身旁青衣见不对劲,赶忙蹲下取出荷包里早备下的药丸。在司有芸吃药的时候,青衣站在左侧用身子挡住下首的视线。

看着司有芸就着温水咽了药,像是变得好受些,悬着的心虽还是吊着但也算稳定了些。

“公主…”青衣眉眼间尽是担忧。

司有芸却摆摆手示意无事。

强撑着身子心中盘算着寻个时机开溜,完全没注意到席间有些人的眼神一直往她身上滴溜着。

等到侍从呈上那道凤凰胎时,司有芸再去看太后的位置已经空了。周遭的宾客正吃得欢畅,这道凤凰胎算是御膳房中拿手一道好菜,却只在几场重要的宫宴中能见到。司有芸此刻离席,并没人会注意到。

黄昏时刻,离了席后宫里显得静悄悄的。

久不进宫,宫里变得更加陌生了。司有芸瞧了瞧四周,看到远处的湖面只隐约记得这好像是哪个宫殿后头的小花园。加上先前贪嘴喝了几杯果子酒,司有芸觉得头有些晕。

“青衣,你去找个人来带路。”

青衣同司有芸一样,在宫里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只待在当时住的殿内,这地方她也不认得。

看了眼靠在柳树上闭目养神的司有芸,青衣犹豫片刻还是点了点头寻了条小路走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