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虚情真爱 第4节(2 / 2)

加入书签

石歌岛是三个岛面积最大的,也是经济条件最好的,所以当初只在石歌岛上修建了一个学校,把三个地方的孩子集中起来一起上课。

三个岛离得很近,坐船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到,学生可以选择住校,也可以每天坐校船回家。

这次傅亦时的开发计划,也是将其余两个岛算在内的,他们要打造一个主题旅游岛群,其中石歌岛面积最大,地理位置最好,是重点开发对象。

“前面就是石歌小学了。”胡光善指着前面已经能看见的学校大门,给身旁的傅亦时介绍,“学校去年刚翻新过,大门也是新修的,虽然跟大城市没法比,但孩子们可喜欢了。”

石歌小学整个学校的学生加起来,可能还没有市里一些学校一个年级的人多,所以整个学校占地面积也不大。

一行人从大门进去,就能看见学校操场上正有几个班级在上体育课。

胡光善见状,正好领着傅亦时过去参观。

“陈老师你看,虞诗姐姐来了!”一个男孩忽然指着虞诗的方向,冲体育老师喊了起来。

虞诗一路上都没怎么说话,但她站在人群里还是很显眼的,陈知让顺着男孩指的方向看去,一眼就瞧见了虞诗。

看见虞诗,班里的同学都开始起哄,陈知让拿起挂在胸前的口哨,吹了一声,孩子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体育委员,上来带大家做热身运动。”陈知让把体育委员叫了上来,自己朝胡光善一行人的方向走了过去。

“陈老师,你来得正好。”胡光善见陈知让过来,笑盈盈跟他介绍,“这位是来咱们镇考察的傅总,这两位是丁总和蒋助理。”

陈知让知道今天有投资方来镇里考察,但没想到竟是这么年轻一个男人,看上去就和自己差不多大。

他伸出手,主动和的傅亦时打招呼:“你好傅总,我是学校的老师陈知让。”

“我是傅亦时。”傅亦时回握住他,和他简短地握了握手,“陈老师班上的孩子,看上去好像不是一个年级的。”

陈知让愣了愣,跟他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不够,所以通常是几个班一起上体育课,这两个年级都是我在带。”

体育老师和其他科任老师不同,需要身强体健的人,镇上的年轻人很少,身体强壮的渔民倒是不少,但体育老师也是老师,需要教师资格证的。

其他科任老师还能有老教师,唯独体育老师,在镇上是稀缺。

“陈老师在咱们学校可是身兼数职,不仅要带孩子们上体育课,高年级的数学课也是他在教。”胡光善提起陈知让,那是赞不绝口,“他也是咱们石歌岛土生土长的孩子,曾经还是中考状元呢,上过报纸的!”

这话胡光善说过很多次了,陈知让听着都有些不好意思:“胡镇长你别这么说,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多少年前那也是事实啊,像你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愿意留在咱们镇上教书,那是孩子们的福气。”

他们正说着,装着礼物的车便从外面开了进来,停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丁扬见车来了,便跟傅亦时说:“傅总,我去分礼物吧。”

傅亦时点了点头,胡光善也拍了拍身旁的陈知让,跟他道:“陈老师也去帮忙吧,叫上其他没课的老师一起。”

“好。”

陈知让说着便跟上了丁扬,虞诗想趁此机会继续劝傅亦时明天留下来吃饭,傅亦时却看也不看她,一点没有想和她说话的意思。虞诗微微笑了笑,话到嘴边拐了个弯:“那我也去帮忙了。”

她说完就从后面追上了陈知让,陈知让回头看着她,耳朵竟然泛起了一层红晕。

胡光善看着他们两人的背影,笑眯眯地跟身旁的傅亦时八卦:“陈老师正在追求小虞呢。”

蒋天:“……”

“咱们这里本来年轻人就不多,他们两个又都这么优秀,镇上的人都挺看好他们。”

蒋天:“……”

“那个傅总,我看东西挺多的,我也去帮忙吧。”蒋天找了个借口,飞快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这次给学生准备的礼物都是学习用品,比如新书包新文具,还有上百色的水彩笔。体育用品也刚好有一些,陈知让看见后就拿来给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大家发现后都兴奋地想用新的。

学校的班级不多,东西倒是没多久便发完了,蒋天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些冰镇汽水,发给帮忙的老师。

虞诗正站在树荫下,陪几个女生跳皮筋,她明明那么大一个人,竟毫无违和感地融入了一群小学女生中。

陈知让拿着两瓶汽水走过来,傅亦时的目光顺势落在了他的身上。

陈知让莫名感到一股寒意,为什么他感觉,傅总看自己的眼神和刚才不一样了?

他没想出什么头绪,便朝傅亦时笑了笑,然后看向了树下的虞诗:“虞诗,要喝汽水吗?”

虞诗回头看了他一眼,叫旁边的女生顶替自己站在那儿,朝陈知让走了过去:“好啊好啊!”

陈知让把一瓶汽水递给了她,正好是椰子味的。

傅亦时瞥了瓶身一眼,忽然开口:“她不喜欢椰子味。”

陈知让的动作一顿,有些迟疑地看着虞诗:“你不喜欢椰子味吗?”

虞诗接汽水的手也僵在半空中,她没想到,傅亦时竟然还记得这个。

陈知让见她没说话,换了另一瓶橙子味的汽水给她:“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一旁的傅亦时又忽然开口:“什么都要别人说了你才知道,你就是这样追人的?”

第5章

第 5 章

操场的树荫下,斑驳的阳光从树缝漏下,打在陈知让面红耳赤的脸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