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章 Case4.声东击西的重逢(完)(1 / 2)

加入书签

漫画的更新到此为止, 唐沢裕顺手翻了翻评论区。

对于本堂瑛祐的立场,弹幕里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析,或许在适合长文讨论的评论区, 还会有注意细节的读者,从现有的画面中发现什么。

然而上述情况只是他打开评论区之前的设想,或许弹幕所说的本堂家人气不高, 并没有任何夸张的部分。

本堂瑛祐已经在剧情里显露出那么大的疑点, 评论区中居然一点水花都无, 点赞数最高的长文,标题的用词奇奇怪怪, 大量唐沢裕看不懂的缩写中夹杂着几个可疑的“口口”……他撇了眼后面的18 提醒,犹豫再三,还是没鼓足勇气点进去。

嗯……纸片人应该和同人保持距离, 就是这样。

在他追完更新的一个小时里, 没擦的头发已经基本上干透了。唐沢裕跳下床, 趿拉着拖鞋,走到房间的矮桌边。

那张写着Pulque的便签纸, 还被他攥在手心。唐沢裕将它平摊在桌面上,提笔在一旁补了个直指向它的“Kirr”,通过基尔的邮件,才最终确认了关于自己身份的线索。

唐沢裕跪坐沉思片刻,又从Pulque拉出了两条线, 一端末尾接hiro, 另一条的末端则是FBI。

首先, 最开始面对诸伏景光的消息, 他的思路其实被引进了一个误区。

救济失败, 与本人死亡。事实上, 两者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那么“救济”的含义,究竟该如何定义。

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救济成功?

保住本人的命吗?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所谓“救济”的范围,是否还包括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的,其自由意志所决定的信念本身呢?

如果他背叛了曾经的自我,彻底沉入黑暗,算不算变成了另一个人——如此一来,对于原本的“诸伏景光”而言,是不是也等同于“救济失败”?

唐沢裕转着笔尖,毫无缘由地笃定想:一定是算的。

他们出身于五湖四海,最终却相聚于同一片樱花下,无论最初来到来到的理由是多么五花八门,心中却毋庸置疑,怀揣着对五瓣樱花最纯洁的信仰。

即便是后来卧底组织、半身行走与黑暗之中的zero,在他的心目中,也一直自居为整个国家的“恋人”——这种对正义的执着和坚守,才是自始至终凝聚着他们的,最根本的原因和力量。

自己的立场究竟偏红还是偏黑,唐沢裕难下定论。

可他却如此笃定着这五个人的立场,如果黑与白混沌不辨,那么他们所代表的,就一定是光明本身。

*

hiro的名字后面,再一次延伸出两个箭头。

第一个指向的疑问是:为什么他还在组织里。

从基尔的...

信件里看,苏格兰能够与琴酒产生冲突,说明他依然保有清明的思维能力。

唐沢裕和他的实质接触,只是车窗的惊鸿一瞥,那双上挑的蓝色猫眼里,却分明写着:离开。

不要过来。

——诸伏景光还认识我,说明他的情况也不是像我一样的失忆。而无法脱离组织的原因,目前大致有二:

迫于亲人的威胁,和药物的依赖控制。

家人的话,唐沢裕记得他的哥哥,诸伏高明是长野县县警,或许他会注意到一些其他的线索。

而对于药物依赖,唐沢裕打算改天问问灰原哀的意见。

第一条箭头末端分叉,最终指向了两个名字:诸伏高明和灰原哀。

hiro所跟的第二条箭头,则指向他过去的经历。

苏格兰身份暴露,为防止信息泄露,危及家人和同在组织卧底的zero,最终选择开枪自杀。原版的剧情,在重置的世界里究竟有没有发生?

当时在场的还有降谷零和赤井秀一,波本的出场遥遥无期,想解开这个谜团的话,恐怕还得从赤井秀一的这头下手。

……说到赤井秀一。

hiro之后的第二个箭头,正好与一旁的FBI相连,唐沢裕皱眉想:

这个人的特殊性,在于他不是孤军奋战的独立个体。赤井秀一背后,还有另一个庞大的、来自别国的暴力机构。

今晚在电梯里他提到的初遇,当时的自己思索再三,给出的是一个介于“疑惑”和“肯定”之间的答复。

赤井秀一没有惊讶,也就是说,从他的视角来看,这样的反应才是正常的。

两年前莱伊身份暴露,叛逃组织。这是个时间的分水岭,我原来是在之前认识的他吗?

……不对。

白光均匀明亮地淌满房间,唐沢裕跪坐在矮桌前,执笔的右手却忽地一紧:这是另一个误区!

自己认识的是莱伊还是赤井秀一,这点真的值得纠结吗?

真正的问题该反过来表述:赤井秀一当初认识的,究竟是唐沢裕,还是Pulque!

*

灯光稳定而安静,水滴落地可闻。

笔尖与纸张摩擦,拉出细微的沙沙声响。

FBI的名词之后,最终写下了两条对应。

唐沢裕认识莱伊;

莱伊认识的,却是Pulque。

这样的猜想衍生出一个推论:作为Pulque,唐沢裕使用的并不是自己的真容。

赤井秀一之所以在电梯里那样问,很可能是他已经对此产生了怀疑,话里的时点,应该是“唐沢裕”这个身份,第一次见到赤井秀一的情境才对。

自己的应对,反而在他“唐沢裕=Pulque”的猜想上增添了新的...

证据。

唐沢裕把笔一扔。

去你的FBI!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