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4章(2 / 2)

加入书签

游戏机产业……

一条条一项项的给列出来。

最后,高崇武说了一句:“去年,奔小康之外的,全夏国的电视机,连同九寸黑白、十二寸黑白,彩电等等,全部算上。还没有达到五十万台。夏国需要多少台电视机呢?我看仅羊城、沪市、帝都,事实上,五十万台一年之内能卖光。”

“奔小康生产了多少呢?当然,有许多零件也是进口的。”

“我们怎么样提高质量,iso。我们怎么样提高产量呢,实话说,我个人没招了。”

没有人意识到,高崇武只是说自己个人没招,却没说九厂没招,更没说九厂的婆婆们没招。

高崇武表示自己没办法,这话竟然没有人感觉到意外。

甚至于,在场的任何一个人,看到订单需要量的时候,也虚。

仅电视机一项,奔小康去年全年的产量,奔夏国除奔小康厂之外总产量的四倍去了。

在原料、电力、运输等等,计划调节时代,四倍的产量代表着不止四倍的原料供给,因为还有良品率等原因。

奔小康甚至抢占了原本需要其他产业的原料、电力、运输力、人力等等。

所有人都开始低声讨论了。

这时,有人拿出了一份报告:“我们岭南东省没问题。”

没问题!

除了江南省、苏省之外,谁敢相信这句没问题。可这两省的代表坐着,稳如泰山。

高崇武接过这份报告,越看越感觉路数对。

他不是没办法,只是他不可能影响到各省、各市,他只能管奔小康厂子,所以有些事情,需要奔小康分厂所在的地方,下狠心调整。

这份报告有干货。

第四三六节 看这魄力

岭南东省真是下狠手了。

划线。

低于这条线的高能耗厂子,比如乡镇级小钢厂、石灰厂、焦化厂。特别是小作坊式玻璃厂,先狠狠的关停一批。

反正奔小康要扩建,职工好安排。

这样,省下的电就是一个很大的份额。

然后,比如塑料盆厂,辛苦一年百十号职工,年底一算账,挣了一万块。

这样的厂子赶紧关。

把塑料交出来,你们也别生产脸盆了。

先节省。

这样,就能在短时间内留出余量。

接下来就是开源。

投资配套工厂,创建合理产业链结构等等。

最后是分流。

将过水热、多士炉这种没技术含量的电器往周边城市转移,给羊城与新区市的奔小康分厂空出人力、空出产能来。

还有更狠的。

五年前立项、三年前确定方案,原计划后年破土动工的一个超级项目,因为外汇充足,岭南东省已经向上打了报告,今年开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