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1节(2 / 2)

加入书签

安夏点点头:“那除了打字,还要考什么?”

大概是她实在太过淡定,一点都不像他们今天一样着急上火。

龚伟忍不住又叫嚷起来:“除了打字,你还能干嘛?打字你能考得好吗?不学不练,连临时抱佛脚都不干。”

安夏冲他笑笑:“你也知道你今天也就是临时抱佛脚啦?有用吗?有用的话,我等着你明天为厂争光了。”

她站起身,对陈勇说:“我知道了,时候不早,我先回去了。”

安夏就这么走出了陈勇的房门。

龚伟气得指着她的背影:“你看看她的态度!”

陈勇安慰道:“别急别急,明天考试就见真章了。她今天是什么态度,都不重要。”

第二天,机房。

这是自开班以来,第二次学员来得这么齐全。

今天来的人不仅有老师,还有好些不认识的人,他们穿着衬衫,背着手,身旁还跟着许多举着照相机,扛着摄像机的人。

从他们的对话中,安夏听出,那些穿衬衫的人,都是分管商业和信息的领导。

他们刚好在深市开会,得知今天是培训班第一次考核,便过来了。

手里扛着家伙的,有些是他们自己单位和培训单位的宣传员,也有电视台的记者。

深市做为全国信息化的先锋城市,经济特区,这是第一次给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开班授课。

对于深市来说,也是突破的第一步。

一个记者手里拿着话筒走到安夏身边:“小姐你好,请问您以前接触过计算机吗?”

“这样的没有。”安夏实话实说,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古老的计算机。

记者却误会了,因为机房里的都是286,再往前一代的计算机是8088,外观和功能与286天差地别,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她又提出一个问题:“那么,这次的考核,您有信心吗?”

安夏还是很老实:“不是太有信心。”

她甚至都不知道考核标准是什么,说信心没什么意义。

信心是基于知己知彼之上的。

记者还安慰她:“不要有压力,这只是一次考核,以后还会有很多次考核在等待着你。”

九点整。

培训老师将教室里的灯关掉,打开投影仪,将写满字的胶片放在灯台上。

“考核时间五分钟。过关标准,是一分钟之内,平均输入三十个字。”

胶片上的字是一则大约四百多字的新闻,没有英文,不需要切换输入法。

“开始!”

培训老师一声令下,教室里响起了键盘声。

大多数人连指法都不会,只会用一根手指戳键盘。

少部分人抬头看一眼,低头戳来戳去。直到戳出一个字,然后再抬头看一眼。

还有一些人,抬头记住一句话,然后低头戳字,戳完一句话,再抬头看一眼。

有十几个人确实聪明,记住了指法,但也是抬头看黑板,低头看键盘。

安夏刚敲了第一个字:本……

坐在前面的人的椅子向后挪了一点,撞到了她机箱上的电源线,直接断电。

屏幕黑了,安夏一愣。

“老师,我的电脑突然关机了。”安夏举手示意,三万一台的电脑,还是挺贵的,别到时候说是她弄坏的。

老师忙过来,发现就是单纯的电源线松脱,重新插上,再等286缓慢地进入开机程序。

龚伟坐在一边,心里嘀咕:拖时间有什么用?老师最多让你重考一次,难道借着这几分钟,你就突然会打字了?

老师抬腕看了一眼时间:“我给你再加三分钟。”

“不用。”安夏熟练地点开文档,稍稍活动了一下手指。

在「哒……哒……哒」那慢悠悠的一下一下按键盘的声音中。

忽然,出现了如暴雨匝地般的敲键盘声。

那声音连续不断,持续响亮地在教室里环绕。

领导、记者、老师,都望向这个方向。

只见安夏的头一直抬着,眼睛盯着投影在墙上的示范文档。

双手在键盘上轻松的移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