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21节(2 / 2)

加入书签

厂门口陆续有人进进出出,也有人出来等人。

安夏看到女职工出来探头探脑, 就问是不是陆雪。

等了好几个都不是。

然后,出来了一个个子挺高的男人,一阵风似的从里面出来, 东张西望, 看到安夏:“你是安夏?”

“是……你是?”安夏还以为是陆雪的同事。

“我是陆雪, 你不是找我吗?”男人笑呵呵地看着她,脸上的笑容比天上的太阳还灿烂。

安夏脑补的冰雪之花,「咵嚓」崩碎了一地。

陆雪不仅不是个美女, 甚至也跟安夏以前认识的程序员不一样, 是个性格十分外向的男人。

想想也是,他跟张老师年纪差了十多岁,张老师又那么内向。

要不是有一方主动, 两个人只会在校友会上擦肩而过。

安夏向陆雪说明来意。

“哦哦,那个啊, 我知道, 我还挺喜欢玩的。”陆雪托着下巴,歪着脑袋想了想。

“但是它有一个稳定性的问题。汉字是两个字节,现在的dos是英文, 只能依靠汉卡。”

安夏听了半天,领悟到问题的根源。

现在没有稳定的支持汉字的系统,而汉卡这东西是别人研发的,适配性未必会好,很有可能出现丢字节的情况。

两字节的汉字丢失字节,就会变成乱码。

平时工作的人看到乱码,大不了重启。

让一个已经玩上头,且正在向高分进发的人,忽然看到乱码,不得不结束游戏。

你跟他说「重启不就行了」,那得先把桌上容易拿起来砸人泼人的东西藏好了。

安夏想起各大游戏公司楼下拉横幅的玩家们……算了算了,她不想感受中国第一波电子游戏玩家的怒火。

“不过,如果是专门为这个打字游戏开发一块汉卡,也不难,就稍微需要一点时间门。”

汉卡,安夏也只在电脑发展历史里见过,一块有两个巴掌横排并列那么大的硬件,插在电脑里,电脑才能使用中文。

“要多久?”在安夏心中,开发一个新东西,起码一年往上跑,她等不了。

陆雪想了想:“大概半个月吧。”

安夏:“啊?”

“现在汉卡的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上次在武汉的电子一条街,还看到一个姓雷的大三学生在卖他自己做的汉卡。

把现在的技术稍微改改,让它更适配你的软件,不难。”

雷姓、大三,还这么有才……

安夏脑中闪过名场面:“are yu ok?”

“那个大学生的汉卡卖多少钱?”

“一千五。”

“如果你想扩大功能,也可以,但是开发时间门要再长一点。”

安夏连连摇头,火烧眉毛,先顾眼前。

不过这个成本还要再算一下,1984年的联想汉卡卖4000块钱一块,她报的捆绑中文打字游戏,只比原来的表格多了500块。

就算现在汉卡开发已经是更新迭代,而不是零的突破,想想还是有点亏。

得想个理由,把汉卡的成本给补上去。

安夏先跟陆雪谈好给他的开发劳务费用。

对于价格,陆雪没有异议。

然而,问题来了:陆雪家里没电脑。

灯泡厂虽然有电脑,但是厂子里只有电脑,做汉卡,是需要一手拿电烙铁,一边摊一地各种元器件的。

陆雪十分为难:“现在厂子里不忙,但是我也不能在办公室里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干私活。”

“那,你下班后和周日来我家?我家有电脑,还有空调,就算是夏天焊接也不热。”安夏盛情邀请。

“好!那我先准备准备,后天早上八点,我就过去。”

后天早上,周日……八点,这么丧心病狂的吗?安夏还想多睡一会儿懒觉呢。

可是员工这么积极,她总不能说:“别,等下午再过来吧。”

安夏脸上满是笑容:“好呀,那八点,我到车站接你。你要是提前到了我还没到,你就去旁边小卖部呼我一下,留个姓就行,我就过来了。”

安夏给他写了地址和bb机号码。

从灯泡厂回去,安夏就被叫到会议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