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8节(2 / 2)

加入书签

“哦……”安夏对别人的私生活不是太有兴趣。

但是如果私生活影响了工作,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她觉得需要跟刘桂花好好谈谈。

安夏向陈勇打听刘桂花的前男友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然后才好有的放矢。

“她的前男友?哦,以前在第六毛纺厂上班,听说现在出来单干了,是个小老板,也在做面料生意。”

“同行啊?”安夏的神情一下子绷紧起来,同行是冤家。

这个可恶的男人,莫不是想挖她的墙角?

如果刘桂花想辞职去男朋友那边上班,安夏完全没有留下她的理由。

安夏旁敲侧击地找刘桂花正式谈了一回,先是画大饼,告诉她现在厂里的效益很好,她工作也很有成绩,很快就可以……

再带更多的人,拿更多的提成。

还在吃午饭的时候,专门坐在刘桂花旁边,边吃边谈,主要也是夸奖和打气。

刘桂花一直没有表示要离开,或者是提出别的要求,这让安夏紧张的心稍稍放松了一点。

之后,刘桂花就出差了,去谈一个常规面料的订单。

有人悄悄来告状:“厂长,那个厂我谈过,想要的面料,跟她那个对象公司要的一样。咱们跟那个公司的定价也一样。”

安夏先问:“哦?那你怎么没谈下来?”

“嗐,人家想要更便宜的价格,我都已经让到底了,他还嫌贵,这不就没谈成嘛。”

“那刘桂花怎么又去了?”

“谁知道,大概是不甘心想再试试吧……也有可能,是替她对象的公司去谈?”

安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销售之间的恩怨情仇,还真是古今没有什么差别。

没过两天,刘桂花就签下了订单,价格也没有比原来让得更多。卖出去的数量,跟之前那个人谈的一模一样。

只要她没有把牡丹厂的订单给别的公司,安夏完全不关心员工的个人感情生活。

反倒是刘桂花主动找过来,主动告诉安夏,她的那个对象提出希望她可以把牡丹厂的一部分订单给她。

他一时冲动离开第六毛纺厂,自己开公司,结果开了才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硬货,别人压根没有必要跟他买,眼看着刚开的公司要凉,他这才想起了被他抛在脑后的青梅竹马。

“哼,有事就想起来找我,没事就嫌弃我,他自己说那些甜言蜜语的时候,不觉得恶心吗?”刘桂花完全没有对前任的任何留恋。

“你真的放下了?”

“有什么放不下的,我现在赚得比他多,日子过得比他好,去过那么多大城市,比他好的男人多的是,以前我就是在村子里,稍微平头正脸的男人就那么几个,见识太少,才会把垃圾当成宝。”

“哦,那陆雪呢?”

“陆雪啊?那是我哥,太熟悉了,完全没有男女感情。”

随便聊了一会儿,刘桂花便走了,安夏不知她来,是因为听说有人打她小报告了,要过来表白表白,还是真的就是来吐个槽。

不过她刚才说的话,让安夏觉得很有道理,得让人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开宽一下眼界,这样会更希望向上拼搏。

咱们又不是变形计里那种很难跳出原生环境的状态。

厂里打着学习培训的旗号,分批组织员工前往各个位于风景秀丽城市的纺织厂学习。

其中不乏老牌大厂。

他们的领导对自己的厂子非常自豪和骄傲,觉得一个区区民营厂的职工过来,还不被他们的生产秩序惊呆了。

结果职工们一进厂区,就沉默了。

地面是很干净没错,但这个是可以突击打扫的。

与九厂老车间相似的车间,许许多多的人非常忙碌地盯着眼前的设备。

有些设备看起来仿佛是建国前的。

而且噪音巨大。

安夏在引进新生产设备的时候,最关心的除了提高效率之外,就是噪音能不能降低。

为了这么一个不影响生产的要求,厂里还多付了一笔钱。

大家都觉得没必要,以前的工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现在反而娇贵了。

还有人说,要是厂子里钱多得没地方花,不如发给大家。

现在一对比,大家都感受到低噪音的美好。

高噪音的生产车间,再也回不去了。

职工之家也简陋到没法看,墙上贴着几张厂里的通知,荣誉榜之类东西,然后就是一张乒乓球桌和……

台球桌。

跟牡丹厂有电视机,有录像机的条件差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