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61节(2 / 2)

加入书签

流程图、结构图和原型图放出来,资深程序员们看了又看,挑出了几个问题点,安夏都能一一解答。

除了基础的交易功能和查看上市公司信息功能之外,还有详细的k线计算和记录。

有人提出反对:“没必要吧,有实时金额不就行了?你放这么多数值进去,系统负担很大。”

安夏说:“股票交易跟买菜不一样,肯定要看看这个股票的以往表现啊。”

“以往好也不能说明将来好啊。公司怎么样,看看新闻,看看他们的公告不就知道了,看以前的股票数值有什么意义。”

安夏笑道:“对,也不对,股票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信心的体现,这是股票的一种含义。还有一种是投机者,把股票当彩票买,根本不看基本面,单凭技术手段,把股价炒上去。”

“??”在场的程序员,没一个炒过股,他们完全不懂安夏在说什么。

投机?

这是个资本主义才会有的东西。

社会主义的证券市场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应该要扼制才对。

安夏列举了1986年静安营业部刚开始可以进行买卖的盛景,也说了自己差点被夹着钱的委托单砸到头的糗事。

“我有股票,我也见过很多炒股的人,对他们的需求,我自认还是挺清楚的。投机对不对?当然最好不要,稳定第一,但是谁又能保证永远理智?”

安夏又列举了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起源。

“也许一开始事情根本就没有那么严重,就是人吓人,像滚雪球一样,最后就造成了雪崩。”

“国外在六十年前就成为了河里的石头,我们为什么不能摸着他们过河呢?”

安夏的话说服了部分程序员,最重要的是,说服了筹备委员会的领导,剩下的人,是不是服,那不重要,去做就好。

本来也不是逻辑上绝对不通,绝对不可能做出来,只是麻烦一些。

此时,最糟心的事情,莫过于……交易规则还没定!

你说急人不急人。

国家的法律法规一向是明年要执行的法律,今年怎么着都颁布了。

但是就连设定交易所的构想。

第35章

领导果然说到做到, 第二天就把安夏领到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安夏见到了几位专家,其中还有她在大学课本上见过的王教授,心情有点激动。

双方寒暄几句, 就聊到了工作上。

王教授得知安夏的来意之后, 对她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确实已经联上网了。”

安夏有点惊讶, 什么?联网了?那还不赶紧给咱们先把聊天室、外卖、买火车票搞起来?

为什么还只有两校一所连在一起?

“那就可以先用起来了呀, 功能可以一点点再开发。”重度网瘾少女安夏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恨不得今天谈拢, 明天上线,后天就赚钱。

在座的专家们都笑起来, 王教授摇头:“用不起来。”

他向安夏介绍了现在的「上网」。

“是在我们所里建了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 但其实不能算真正的电子邮件系统, 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邮件服务器, 不能进行存储和转发, 使用的是远程登录的方式进行邮件交换, 本质上,只能同一个办公室里使用, 也就是同事之间距离远一点的局域网。”

“那确实会影响功能。”安夏点点头。

王教授又继续说:“用来联络的电话线路不稳定会造成信号混乱,pmdf协议中中的漏洞会造成死循环……”

行, 懂了,安夏听着就觉得窒息,发个邮件都这么艰难。

首先,这是一条点对点的专门线路, 要有专人维护。

收发双方都要给钱, 每个月2000-5000美元, 甚至更高。

这笔钱不是说可以闭着眼睛随便发了, 发一封邮件还要另外给钱,相当于大学教授一个月的工资。

电子邮件这种东西,对安夏来说,是一个交了网费,想怎么发,就能怎么发的东西。

最多买个vip服务已经算给服务商面子。

一封邮件一个月工资?

嗯……好像还是比1920年发国际电报,一个字一头猪的价格要便宜一点。

至少它不限制字数。

安夏问道:“能发图片吗?”

旁边的李所长笑了:“哪里发得动哟。”

他报了一个数字,通信速率是300bps。

安夏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她在课本上看到的最小单位,已经是56k的调制解调器了,然后就是m,继而狂奔到3g时代,4g时代,5g时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