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98节(2 / 2)

加入书签

“你们在看什么?”

“没什么?”图主人想把图拿回来,没来得及。

安夏接过, 认真看了起来。

图的主人十分紧张, 他刚才已经被同事嘲上天, 现在已经自信心全无, 安夏的气质和形像又一直都是知性淡雅那种的, 肯定更看不上这种地主土豪的设计。

“稍微改改配色,应该可以。”安夏说。

“啊?”

“没什么问题啊,故宫博物馆里不是有同款么?”安夏记得自己见过类似的配色珠宝,还蛮好看的, 不是乾隆那种爹哭爷恼的迷之风格。

此时还没有「过度包装」这个概念,都特简单,只讲究东西好不好。

就像「稻香村」的点心盒子, 只管里面塞得实不实。要是层层打开一看,就两块,看消费者骂不骂。

大家对手机的概念还停留在「打电话」。

安夏听见有人轻声嘀咕一句:“买椟还珠。”

“你还记得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吗?”安夏笑道,“买家是被盒子吸引过来的。”

“不要站在语文理解的视角上看待问题,站在商人的角度看。你给一个珠子加盒子定价一百块,有人花一百块,把盒子买了,珠子还给你了,这不是赚了吗?”

周围的同事听见都笑出声来。

“以前的大哥大,不管是不是开机,往桌上一摆,那就是「我有钱」,现在手机的体型变小,就算拿出来拍桌上,也没那气势。”

“冲着通话功能来的顾客,我们给他们提供普通的手机,冲着显摆身份来的顾客,我们给他们最尊贵的服务。”

安夏看着这款手机设计图:“细节再修改修改,我觉得可以,产量不用太高,咱们就奔着贵去卖就行了,不求最好,只求最贵!”

此时《大腕》还没拍,大家被安夏最后那句话震惊到了。

“可是,能卖得出去吗?”有人担忧,随着国企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报纸上越来越多的出现「人员优化」的字样。

等到1992年,这个词才会正式变成下岗,然后持续好几年。

“我们的目标客户从来都不是他们,就算他们不被优化,也不会买的。你们放心吧,除非重新打击民营私营。”

安夏对这一点十分确定,在很多公司饭店倒闭裁员的那几年,最顶端的奢侈品依旧生意火爆。

“但是,为了这个开模……好像有点不划算。”

岂止是有点不划算,简直是太不划算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买呢。

安夏也没想要开模:“国外顶尖豪车喜欢说他们是手敲出来的,那咱们就手敲一个出来,先当样品,爱买不买。”

吴凯与其他文具厂并过来的老员工对手敲一个啥玩意儿,还是很有兴趣的,一点点看着东西在自己手里成型。

那种感觉,跟扔进机器,开关一开,吐出来几千几万个完全不一样。

吴凯带头,老师傅们跟随,一群人立志要打造一个「手机界的劳斯莱斯」。

内部的主板当然还是统一出来的,没有什么特别。

成品做出来的时候,模样与安夏想的差不多,她点点头:“定价十万吧。”

“好的,这是市场部的广告投放策略。”一份文件放在安夏手边。

安夏接过看了几页,摇头:“这个不要投放电视和报纸。受众与消费者不匹配。”

这种得是「人传人」效果才会比较好,显得很有逼格。

就像「白皮烟」、「特供粮」一样。再说,也没法敞开卖,毕竟这个真的是手敲出来的,真正大师手工制作,小罐茶,啊不,华丽手机。

刚开始只做出来五个,第一个被安夏拿走了。

在「中国货」的现场活动上,安夏当众把手机拿出来,还刻意调整了一下角度,削成八面的水晶,还有背后的碎钻光华四射,把周围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有一位在「中国货」赚到不少钱的代理商好奇凑过来:“这大哥大怎么这么闪啊?”

“因为键盘是水晶做的……”安夏介绍完,最后补充了一句:“因为是纯手工的,所以特别少,在燕百货的六楼卖。”

燕百货是本地最贵最奢侈的百货商店,六楼的价码牌都能把人给晃晕。

这边代理商还一脸羡慕看了又看,那边已经有人让自己的助理去燕百货了。

全国第二位拥有顶奢手机的人出现了,是个做建材生意暴发起来的小老板,就是耳后夹烟,腋下夹着一个小皮包的那种。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又有些紧张,问售货员各种功能应该怎么用。

售货员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烫金的黑色镂花暗纹名片:“这个电话是专门为您服务的尊贵客户服务专线。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他们。”

在这个时代,客服基本靠自助,家里电器坏了,打个电话,那头就是个维修门市部:“喂?啊,哪啊?行,我们给你派师傅,明天,啊不,后天上门。”

尊贵客服专线是什么?

闻所未闻。

他试着拨通了电话,对面传来一个温柔的男声:“下午好,有什么可以帮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