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135节(2 / 2)

加入书签

黄河想过很多种制造偶遇的方法,但是安夏来去如风,吃饭也有助理全权负责,他曾想过给安夏倒茶倒咖啡,结果被那个叫小雪的助理狠狠地瞪了几眼,就好像他是个抢活的小三。

现在小雪走了,但是,黄河也想通了,安夏的心里只有工作,业绩好的项目主管都能跟安夏共进午餐,聊聊未来的发展。

黄河立志也要获得与安夏共进午餐的机会,只要有第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他相信安夏一定会被他有趣的灵魂吸引,然后有第二次,第三次……

可惜,他身在市场部,那是一个很难出成绩的地方,一个东西卖得好,技术说是他们开发的好,销售说是他们卖的好。

所以,这次,他通过自己对「中国货」运行这么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交易后的物流速度,会是一个大的卡点。

如果能把这件事解决,「中国货」的年货大促销活动,会比普通拿着大喇叭喊打折,拥有更大的意义。

为此,他到处找能接下这个活的物流公司,说是对盛韵做了测试,其实他是把所有稍微能入眼的都测了一遍,只有盛韵符合他的要求。

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才把这个方案提交上去。

果然受到了安夏的亲自接见。

他在学校时,虽沉默寡言,但凭着优秀的外貌和优秀的成绩,让许多女生芳心暗许,用各种方法约他。

他相信,安夏一定也能被他的优秀吸引,慢慢的,他们就可以聊一些工作之外的事情。

安夏确实被他的优秀吸引,也看见了他在说工作时的满腔热情。

能把事情不折不扣的执行到位就是合格员工。

能再进一步主动想办法的是好员工。

不仅能主动想办法,还提出了大的改进意见,还专门做了调查,那是优秀员工。

太感人了,这样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优秀员工上哪儿找去。

公司内部一定要对这样的员工进行表扬,号召全体员工向他学习,一起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要是物流这事真能成,年底奖金怎么着也得给他一个大号的,嗯,给多少合适呢?

常规的夸奖都已经夸完了,安夏认真地看着黄河:“你的建议让这次的大促又多了一份保障。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能主动发现工作流程中可以优化的部分,那该多好。

这次的大促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有市场部的协同作战,你这样的人才,千万不要藏着掖着啊。”

“是,我还有一些计划,还在优化。”

“好,那我就期待你的表现了。”

黄河热情地看着安夏,心里想着如何才能施展魅力,让她爱上自己。

安夏专注地看着黄河,心里想着怎么激励他,让他再多干一点,还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惊喜,快点拿出来,变现成收益……

就在大促的广告发了几天之后,公共事务部忽然接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

你们这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干扰正常物价,这个活动必须停止,同时还要对「中国货」进行处罚。

薛露亲自去有关部门喝茶,她尽力辩驳:“我们的促销价格仅限几个款式,而且数量也非常有限,不会影响正常市场价格。”

没有用,不仅如此,就连在网上卖的粮油制品也被要求下架。

尽管此时深市已经取消粮票、油票和肉票8年了,日本鬼子都该投降了。

但是大部分地区,包括沪市和首都都还没有取消。

买米面油还有猪肉,是凭票供应。

深市一地这么做,因为人家是经济特区,性质不一样。

你一个公司,就想把全国还在运行的「四证三票」制度给掀翻了,怕不是想造反?

公司里的人都非常紧张,大家基本上都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出生的人,还留着深深的烙印。

一个大帽子扣下来,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有些人甚至担心自己在这个公司工作,会不会影响到自己、配偶、子女的未来政审。

每天各种谣言满天飞,谣言在第二天就会被打扮得光彩照人的安夏打破。

她昂着的头,就是员工们的底气,她高跟鞋发出的「咔咔」声,就是员工们的定心丸。

光做个样板给员工们打气只是安夏每天早上五分钟的工作,她真正的工作是要搞定下发命令的部门。

薛露在组建公共事务部的时候,安夏就让她注意要招一些有背景的人做员工。

现在是这些能递条子刷脸的员工出力的时候了。

眼看着已经投下去的广告费就要打水漂,薛露心急如焚,她想了很多办法,走了很多门路。

不过这些二代们的影响力远不及他们父辈强大,他们努力的结果,也只是免除了处罚,但是活动就是不能办。

公司里的其他总监也很着急,他们积极想办法。

只是那些办法让安夏更头疼:还不如不说。

负责技术维护的主管出主意:“不如组织中小商户去请愿?”

安夏对他说:“这种事情,在你的职责之外,运维的工作压力还是蛮大的,你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放心,工资不会少你的。”

运维主管十分感动:都这个时候了,安总还怕我工作压力太大,让我不要管。

安夏的内心:组织中小商户去请愿,是想兵谏逼宫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