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11节(2 / 2)

加入书签

“嗯,我先走了。”安夏将纸杯扔到一旁的垃圾桶里,出去了。

公司最近又卖出去二十台护工机器人,是几家大医院采购的,以一天多少钱的价格租给住院但无家人照顾的人。

用的人多了,问题也就多了。

最新的问题是:医院说护工机器人过于体贴,太人性化了,已经满足出院条件的患者不想走,说回家还不如在医院有护工机器人伺候舒服。

买又买不起,只能赖在医院,继续租用。

安夏:“对于这种不肯出院的人,你们可以考虑加钱嘛。”

说归说,自从上次给那位老专家试用过一回之后,安夏一直没有关心过护工机器人的进度。

她一向只管前期的方向把控,要是公司里的所有项目都要她从头跟到尾,她很快也得「星落五丈原」。

反正今天闲着也是闲着,安夏打算去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看自家的机器人,到底能怎么个体贴法,弄得病人都不愿意走了。

护工机器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生活难以自理的病人,那个舍不得走的是一个中风康复期的患者。

安夏先向护士打听病人情况,护士说这个病人情绪很不稳定,非常容易激动,一激动就会骂人或者打人,很不配合,只有护工机器人才能弄得动她,也不在乎打骂。

哦……跟那个老爷子一个情况嘛,护工机器人任打任骂,提供发泄出口。

安夏去跟这位患者做访问的时候,她激动的表示家里一堆破事,还是在医院里舒服,护工机器人比儿女都孝顺。

“姑娘哇,你不知道啊,什么养儿防老啊,都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啊!我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要让我给他带孩子,一整天都忙得腰酸背疼,我这中风就是给气的。

还有啊,什么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啊,根本就不回来,我都到医院了,她还不回来看看我,不闻不问,就跟死了一样。”

说着说着,她的情绪又激动了起来。

护工机器人突然开口:“你的女儿特别有出息,出国工作,家里的亲戚,邻居都羡慕,都夸你教的好。你的儿子也给你生了两个大孙子,白白胖胖,那么可爱,多少人都求不来的福气。你家真的很好。”

“唉……你看看,也就这么一个机器人,能说点我想听的。”老妇人叹了口气。

安夏对机器人的回答颇感意外,这些个人信息应该是她以前自己说的。

然后被人工智能提取关键信息,再编入答案里。

公司的人工智能会话,已经智能到这个地步了吗?

不错不错,人工智能组没白拿工资。

老妇人兀自絮叨不止,此时一对男女过来,说是她的儿子和儿媳,要帮她办出院手续,接她回家,她各种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医院床位有限,不能让她再这么无止境的拖下去。

安夏跟这边的几位医生都熟,她询问起对护工机器人还有什么要求。

医生说:“便宜一点,让病人能买得起。”

“这个……有点难度。”安夏笑道,现在一台护工机器人售价几十万,普通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成本一时半会儿也降不下来。

另一位医生说:“你们公司什么时候做一个康复机器人?”

“那是什么?”安夏不解。

医生解释道,脑部受到损伤的病患,不少人会失去一些行动能力,需要做复健治疗。

很多人在医院的复健中心坚持锻炼,恢复的挺好。

一回家,没人监督,懒病就犯了,本来都已经开始恢复的精细行动能力,不练就废。

虽然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医生们也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多愁善感。

但是,看着自己送出门时,已经一向向好的病人,复查的时候居然一夜回到解放前,那种心情还是很让人抑郁。

“你懂的吧?就像老师好不容易把倒数第一拉到中等偏上了,结果几天没写作业,转头又倒数第一了,真是气死。”

好逸恶劳是人类的本性,明知道某些事情对自己是有益处的,但因为辛苦、无聊、麻烦……就是不想干。

“我懂,我懂。”安夏用力点头。

“可是,他们就是不想写作业,机器人也没办法啊,又不能拖着他们的腿拉着他们的手,强行让他们动。”

医生说:“他们也没这么坚决的懒,就是缺一个动力。如果康复训练跟你们公司出的《玉京战神》一样好玩,还得开防沉迷系统呢。根本就不存在犯懒这回事。”

“这个啊,有!”安夏说,“就看他们喜不喜欢了。”

医生们很惊讶:“真有?”

1990年的时候,索尼就已经有了vr技术。

1991年,英国的virtuality grup公司就已经有了虚拟现实的眼镜、3d追踪器和类似穿戴式外骨骼的设备。

安夏一直想提高游戏体验,就让公司各部门评估了一下这个技术,用公款买了几个索尼的vr,还跟世嘉公司的vr部门沟通了一下。

最后,技术部门表示没问题。

可是,财务部门表示问题非常严重,营销部门也认为没戏。

成本过高,做为游戏机的消费群体来说,过于超前。

愿意花两百块人民币买一把键盘的人已经算顶尖玩家。

愿意花六万五千美元买一个带全套vr体验的游戏机的人……在中国肯定会有,不过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