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374节(2 / 2)

加入书签

伤钱又伤心,何必呢。

还不如一刀下去,早点结束。

池小勇大声说:“我姐被她接走了!她肯定不讨厌我!她保证会带我走的!写给我爸的信上都说了!要是她真的不想见我,为什么还要写信?写了好多封!”

安夏与陆雪对视一眼,这孩子对知青返城的政策一无所知,以为只要自己去了,就能留在母亲身旁。

第一次知青回城,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去。

之后,是可以带走一个未成年的子女。

再然后,成年的子女也可以以顶职、赡养等理由回去,但也只限一个。

那个时代的人,天黑的早,没娱乐,没计生用品,也没有独生子女政策,有几对夫妻只生一个啊。

于是造成了许多人把当知青时生的长子长女带走了,其他的子女就只能留在原地。

当然,有钱的人家可以用钱开道,硬把孩子都接出来养在身边。在义务教育免费,学杂费十块钱的时候,他们愿意砸几百块钱的借读费。

看得出来,池小勇的妈妈辛抗美,肯定不属于这等豪横人家。

再说,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孤身上路,这也不合适啊。

警察通过奖状找到了池小勇的学校,再找到他现在的监护人,他的叔叔和婶婶。

见到警察,婶婶大吐苦水:“那个女人跑了,丢下这个孩子,就靠他爸养,我爱人非要主动收养,说什么是他池家的人,他就不能不管。

现在好了,偷了家里的钱往外跑,去找他那个一分钱没给过的亲妈,我们自己还有小孩子要管,哪有空管他,这么大了,一点都不懂事……”

另一边,叔叔对这个侄子是有一种宗族上的道义在。

“这孩子命苦啊,他妈妈是最后一批插队的,本来以为这辈子都回不了家,就跟我哥在一起了,谁知道,刚生下他一年,政策就变了。

他妈妈回去的时候保证会想办法把他们姐弟俩带回去,能带一个子女的政策刚下来,她就把姐姐接走了……

哎,这也不能急啊,政策都是慢慢变的。我跟他怎么说,他都不信,这不,拿了家里的钱,非要去找妈妈。”

这两人对池小勇的态度是:“他既然想找,就让他找吧,不然整天魂不守舍的,还不如让他去一次,彻底死心就老实了。”

警察觉得池小勇实在可怜,便想帮着找当时知青插队时的资料。

好不容易从纸质资料里把辛抗美给翻了出来,只见户籍地址上硕大的一个字:沪。

别的没了。

“登记的人怎么这么随便。”连警察都忍不住吐槽起前辈。

随不随便,已经是即成事实,没救了。

池小勇想去,但是偷叔叔婶婶家的钱肯定得还回去,一路扒火车逃票过去也不现实。

安夏双手抱在胸前,冷漠地盯着池小勇:“我有个赚钱的机会,你要不要试试?”

“他才十四岁,童工。”陆雪小声提醒。

“你这个死脑筋。”安夏摇头。

“最近宣传库尔勒香梨,得搞些活动,有活动就可以得奖金。”安夏又转头看着池小勇:“我看你音乐和绘画都拿过奖状,应该勉强算过了及格线。怎么样,来试试吗?”

陆雪顿悟,安夏是老板,她乐意先发奖金,谁也管不着她。

跟学校里请了假,安夏和陆雪就把池小勇给带走了。

池小勇原以为自己要扒四天四夜的火车才能到,没想到,安夏竟然给他买了机票。

他的叔叔婶婶都没坐过飞机。

“别太兴奋了,这是你欠我的钱,要还的。”

在飞机上,安夏坐在池小勇身边,一项一项的给他布置作业:

首先,挑出新疆便于运输,又好吃的十样水果。

其次,用优美的词藻来夸水果。

再次,给每样水果安排一个动听,又不那么离谱的故事。

最后,考虑这些水果要怎么搭配着卖最合适,为什么。

池小勇深吸一口气,默默地认真思考。

陆雪不忍这可怜孩子被压榨得太惨,时不时的提供一些思路。

后座上传来一个男人压低的羡慕声音:“看人家是怎么当妈的,管孩子管得多好。”

紧接着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你没看孩子他爸也在管?我管孩子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池小勇被债务困扰,压根没注意听见。

安夏和陆雪听见了,两人不约而同的就当没听见,该干嘛还干嘛。

等到了目的地,找辛抗美的过程比较顺利。

辛抗美也没有完全不想认儿子,就是情况比较尴尬。

要是完全义务教育,她还能养得起两个孩子。但是要交借读费的话,就万万交不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