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49节(2 / 2)

加入书签

中国最新的技术要向国外销售这么多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属于大喜事,说不定都能上新闻联播的。

无论是从宣传角度来说,还是赚外汇角度来说,他都必须知道。

陆雪搜遍记忆,都不知道有这回事:“他什么时候说的?”

“在内部吹的。”

“哦……那可能不是真的吧。”

次日,安夏接到某科技相关的部门电话,说想了解一下紫金正在做的手机芯片。

安夏不疑有他,带着说明资料和工程师赶过去,发现陈教授正与几位领导和专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见安夏来了,陈教授率先站起来:“安总可算来了,来,我给大家介绍……”

陈教授一副跟在场所有人都很熟的样子介绍了双方。

对方领导对安夏说:“听小陈说,你们公司的手机芯片,也是国际先进水平?”

安夏含笑把项目介绍了一遍,几位专家赞不绝口,把这芯片夸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连安夏都觉得他们也太敢吹了,这高低得是苹果20才能有的水平。

专家们一致评估认为这个项目应该得到扶持资金,手机也是重要的联络设备一部分。

何况安夏的计划是让它成为移动的个人助理,算是微微微型电脑。

听他们一通扯,安夏负责点头微笑。

这场莫名其妙的评审会结束之后,安夏从屋里出来,忽然听到有人叫她,转头是陈教授。

“安总,今天早上有一个姓杨的记者找我,她想问我的一些东西,都是紫金论坛上曾经出现过的……是你告诉她的吧?”

“安总,我想我们已经达成了协议,共同为中国科技做贡献,不要在互相攻击中浪费时间。”

“今天是我的一点诚意,你看够吗?”

安夏轻轻拨动垂在耳旁的头发,嫣然一笑:“只有一家?不是很够哦。”

陈教授微微一笑:“哈,安总不愧是女中豪杰,不知安总想要多少?”

“怎么也得有国家级的吧?我也想名垂青史呢。”

“好啊,有机会,我会帮安总安排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说罢,他转身离开,钻进了一辆黑色的小车,还向安夏挥手作别。

安夏笑眯眯地看着远去的小车,心中暗想:有能量,但不是特别多。不然也不会再次示好。

给我报几个项目就想当好处,差得远呢!

你这破事爆出来之后,所有搞芯片的都要陪你倒霉,我可受不得这气。

第205章 牵连的人少,事就好办……

只有势均力敌, 才能打得过。

安夏没想着凭自己一个民营企业的实力与拥有不知多少人支持的陈教授对抗。

她对照着从中芯一号实验室取得的人员信息, 找出几个利益最相关的人员信息。

学术资源有限,总有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

就算现在不存在??文的问题,当经费出现分赃不均的情况时,也会有对手。

这些学者在中芯一号实验室里起了多大作用, 从他们的加入时间、投入的精力和专业方向就能看出来。

没有人可以做到在学校里蹲一天, 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开各种会, 晚上陪老婆孩子,还能为中芯一号的成功做出巨大贡献。

不过是小组作业里的混子罢了, 不想抓没事,一抓一个准。

内部线人来报:“安总, 我们拿到摩托罗拉公司的信息了, 他在学校里学的就是测试, 在摩托罗拉里干的也是测试, 他走的时候确实说过想要干成一件大事。

不过他这个速度也太快了, 他的同事们听说他已经开发出全新的芯片,十分震惊。”

“而且他的岗位头衔也不对,他在摩托罗拉是高级电子工程师,工作内容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但是他给大学的简历写的是高级主任工程师, 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光有这些用处不大, 说难听点, 全国现在有多少人着急找工作,在简历上或多或少会把自己给美化一下,这事在以后也不会改变, 比如同一届应届生的简历里,有十几个人都自称是学生会主席,简直比「人人都来自大明湖」还有趣。

安夏知道现在被绑在一起的人太多,光是这点小事根本就不足以撼动。

杨记者还在努力找举报人沟通,她是一个相当尽职尽职的人,她甚至通过一个美国的「未知空间」,将陈教授在美国注册的、用来假装流片的皮包公司给扒了出来。

那个「未知空间」相当的神通广大,是后世暗网的雏形,只要放一句话上去,这个空间里的人能把各种信息都扒个底朝天,甚至包括根本就没有在网上公布过的。

杨记者在寻求帮助的同时,自己的所有个人信息也被「未知空间」的人扒了出来,放在网上,杨记者不仅不怕,甚至还主动又放了几个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能早日得到相关的资料。

“我行得正坐得直,我不在乎,既然干了这行,也不怕什么了。”杨记者与安夏再次会面的时候,她笑得很灿烂。

“也许以后我年纪大了,担忧的东西多了,会害怕,现在,年少就是要轻狂。”

杨记者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一代一代的年轻人会老去,变得胆小,但永远都有勇敢的年轻人在。”

两人坐在一起并不只是为了说点热血的话,还要讨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