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87节(2 / 2)

加入书签

继而,她做为商人的理性一面被唤醒:“什么店这么机智?”

她抬起头,发现店名是:emma’s huse

哦……哦!!

安夏忽然想起之前那位试用护工机器人的柯姓老爷爷,他各种看不上的那个学时装设计的小儿子柯林,就是在这里工作。

嗯……时尚产业要出片,也应该能用得上无人机,无人机……拥有红外热成像摄像头也很合理嘛,拍出来奇奇怪怪的红人人,看起来就很时尚很前卫。

而且,他们是时尚行业,与信息技术行业差了十万八千里,中情局的经费再多,也不会盯他们。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他们凭什么帮自己。

他们是一个法国公司,买的摄像头,又不带他们分红,他们会愿意吗?

试了,可能会被拒绝。

不试,百分之百被拒绝。

想到这里,安夏给柯林发了一封邮件,说自己在巴黎,有事想约他谈谈。

第228章 无人机有激光制导不是……

在安夏的印象里, 奢侈品公司应该比紫金要更精致华丽才对,程序员和工程师们在赶工的时候都完全不在乎形象。

这可是在法国地盘上的奢侈品公司, 应该是香气飘飘,行事优雅,同事们都照着最新一季的流行趋势打扮。

现在安夏所在的地方,如同灾难片的片场,一个个鸡飞狗跳,桌上也堆得乱七八糟,白板上写着乱七八糟的东西, 还有仿佛电路图一样的图案。

只有在旁边墙上钉着的东西稍稍能让她理解一点。

虽然她看不懂法文, 但是能看懂日期。

整个结构很眼熟, 啊, 这不是亲爱的流程推进表吗?

每一个后面都用红字写着一句什么玩意儿, 用圈圈上, 画着一个感叹号。

不用想了,一定是dead line的意思。

完不成, 都得死。

柯林此时也忙得满天飞。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里是法国……说下班就下班,在办公室里多待一秒钟, 就是对下班的不尊重。

“真不愧是革命老区,羡慕。”安夏说。

柯林一反刚才呼啸如风的模样,悠闲地收拾起了桌上的东西, 与柯林出门的时候,安夏发现有些人……竟然刚刚来上班?

“他们是……”安夏好奇地问。

柯林扫了他们一眼:“都是晚上才有灵感的设计师,我们公司不打卡,只要在要求的时间之前交出东西来就行了。他们今天可能是来开会……”

“哦,跟我们公司一样。你们平时上班都这么忙吗?刚才我看你像跑百米赛跑一样。”

柯林耸耸肩:“没办法, 在准备新的秀。这次的秀是海滩露天秀,拍摄机位什么的都要考虑。”

“你不是设计师吗?还要管这个?”

“上次我们见过面之后,我回国没多久,就转做品牌拓展了,主要负责展会这一块。”

安夏闻言大喜,本来还想请他帮忙层层介绍,找到负责这一块的人。

既然他现在就是,那就没有问题:“贵公司有没有兴趣来中国办秀?”

“中国?”柯林犹疑地问:“现在的消费水平……还不到吧?”

他说得很委婉,安夏明白他的意思,对他说:“消费习惯是培养的,劳斯莱斯都在中国办过车展了,他们来的时候都没想过能卖出一台,就是做个宣传,结果还是有土豪拍了一辆下来。

现在国内贫富差距很大,穷的么,就是你知道的那种水平,富的都不敢想像。

而且,不少人富起来的原因都是赶上好时候带来的暴富,消费欲非常高,就想买一些顶奢来装点门面,等他们开始变成老钱,消费变得理性了,卖货也没这么痛快了,这笔钱不赚,不是很亏吗?”

“嗯,你的提议很有趣,我会上报给公司的。”

听起来有点敷衍,不像打算马上行动的意思。

安夏对他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奢侈品公司在考虑向中国进军了。要是进的迟,大家就只会记得那几个有名的品牌,而不知道emma’s huse。

虽然中国现在的人均不富,但是人口多啊,而且国家层面是想好好干活的,印度虽然是人口第二,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想让全民变好的意思。”

安夏说完,把她早已准备好的资料递给柯林,这是她昨天路过橱窗,决定找emma’s huse帮忙之后,连夜与团队合力赶出来的资料。

投资团队并不知道安夏想干什么,只知道她想勾一个法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开公司。

于是他们所有的评估和数据也都往这个方向靠拢。

数据不可谓不诱人,柯林扫了一眼,觉得公司很有希望同意,不过需要做前期调查。

“柯林?发生什么事了?是世界要毁灭了吗?你居然还没有下班?”从门口传来一个夸张的声音,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华人女性,打扮入时,气质出众。

等她再走几步,才看见坐在沙发上的安夏,连忙道歉:“抱歉,我不知道你有客人。”

她正准备离开,被柯林叫住:“嗨,洁西卡,等等先别走。我们正在说要不要去中国办展的事情,既然你来了,正好一起讨论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