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1988之IT女王 第498节(2 / 2)

加入书签

刑燕燕本来就没有对能化合出来抱希望,她无所谓。

但是思想传统的焦山河同志不甘心在热恋的女友面前丢面子,他特别想大展雄风,让刑燕燕知道。虽然他对化工一窍不通,但他能帮她搞定烦恼的事情。

他悄悄地问刘杰他们:“先别急着拒绝嘛,要是真的动手做的话,倒推出来的可能性有多大?还有大概需要多少钱?万事好商量。”

刘杰是个过来人,一眼就看出焦山河同志如此热心,绝对不是想为我国的化学医药行业添砖加瓦,他笑着说:“怎么?在女朋友面前吹牛吹大啦?”

“嗐,哪能呢,我就随便跟她提了一下。但是你们这一点具体的都没给,就把人给拒了,这不合适啊……

多少说个数,带价去聊,万一他们公司愿意出钱呢,总比让燕燕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连五一都不能放假的强。”

“呵呵呵……我就知道……我们得算算。”

好消息是,关于计算机逆合成分析是1965年就已经被提出的技术,由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学者和化学家联手启动。

坏消息是,他们启动的那个项目并没有产生任何有关合成路线设计的成果。

后面慕尼黑工业大学、纽约石溪分校纷纷加入。

虽然都没有实现梦想中的成果,但是都在不同的技术路径上提供了思路,以及拓宽了思路,最差的也至少给出了错误路线,可以排除。

刘杰最后报出的开发费用是一百万。

讲道理,这不算贵,如今的软件那是真贵,一个纯纯的秦始皇陵数据分析图,就能卖五千块,一个wps也能卖三千块。

何况这种从无到有,除了失败案例之外,完全没有可参考的东西。

中间不知道要搭多少时间,最终还有可能做不出来。

如果是安夏的命令,那就是公司自己承担。如果替别人开发,那就得从委托者那里拿钱了。

一百万……

热恋中的焦山河本来是想着,要是几万块的话,他就偷偷替女朋友掏了。

一百万这个数字,他是真掏不出来。

他只能对刑燕燕说:“你要不跟你们领导说说?花点钱?以后需要逆推的东西肯定还多着呢。要是真能开发出来,那不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吗?”

刑燕燕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还是别了,我可不配,我们单位那些老同事,整天就喜欢说你们年轻人吃不了苦,受不了得累,不像他们以前怎么怎么怎么……我要是提议要公司掏一百万做这个,他们肯定要说我是偷奸躲懒,算了算了……”

焦山河同志满脸悲怆的在他的「喜庆」键盘上,一家一家的把他的五一订单取消,其神色之凝重,让安夏以为他负责的外设组是不是出了什么大bug,把客户的电脑数据给自动删除,或是自动乱发机密文件之类的。

“怎么了?”安夏亲自过去关心。

焦山河哀怨地点击了一个「确定取消」:“没什么,我女朋友五一要加班,不能跟我出去玩了,我在取消订单。”

“哟,这么忙啊?”安夏随口说了一声。

焦山河悲伤地点了点头,忽然,他的眼睛一亮:“安总,听说你凭两分钟的动画,就签过几千万的订单?”

“这也没什么稀奇的吧,干嘛这么激动,再说也没几千万。”

焦山河:“我听说,药企,还有其他化工单位,有一个需求,就是逆推成品的成份……这个靠人工一点一点的测,需要很长时间,还有很多东西测不出来,我问过刘杰,他说可以试试。

不过做这个程序的开发费用保守估计是一百万。不知道这个生意,咱们公司要不要做?”

“买方有需求,卖方有能力,又有利可图的话,为什么不做。”安夏顿了顿,“但是你说的那些企业,对逆推软件的需求到底有多强烈?是没有就会死,还是只是稍微麻烦一点?”

中国现在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要是靠堆人就能大力出奇迹的话,想让人掏一百万开发新程序,估计不好卖。

“我去问问!!”见安夏没有马上反对,只是提出了市场调查的需求。

调查的钱,他可以自己付!

为了燕燕!

还有要是谈成了,刘杰要给他提成?

第235章 灵感源于热爱

有了详细的调查数据, 安夏发现原来国内对于「逆推材料成份」的需求挺强烈。

不仅是医药领域、就连石油化工、家用油漆……等等只要跟生物和化学沾边的,都有需求。

就连各种看不上印度仿制药的某药企领导都不得不承认:“从某些方面来说,印度人还挺厉害的, 能仿出来不少。”

为了研究逆推技术,刘杰他们一直在努力,不时的发现需要这个技术,需要那个技术, 推进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有些东西知道需要什么,但是最底层的技术支持连国外都没有,只能一点点自己推。

后悔,现在就是后悔, 刘杰认为这个项目的费用妥妥要超标。

木桶能盛多少水,以最短的那个板子为准。

现在根据他的估计, 整个「桶」估计也就只有一两根长板子,短板一大堆, 有的地方连板都没有,装啥漏啥。

如果这个项目继续往下推,往乐观了估计, 会变成无人驾驶车项目组那样, 产出许多奇奇怪怪的副产品, 刘杰跟赵健两人执手相看泪眼。

往悲观了估计,做出的副产品没有任何市场应用价值, 砸下去很多钱之后,连个声音都听不见。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冲出去下海经商的那些猛人们中有一些人是天赋异禀,就是胆子大, 或是家底厚,不怕亏,还有更多的人是因为被逼无奈了,或是家里孩子多,眼看着要吃饭读书,不下海拼一把,养不了家小。

很多初创公司敢拼也是这个原因:拼一把,九死一生,不拼十死无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