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8章(1 / 2)

加入书签

杨峥眼角余光盯着上位的郭淮。

却与郭淮的目光迎面相遇。

心中不由得一沉。

看来还是要做好准备。

陈泰是君子,不坑自己人,好相处。

郭淮可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跟司马懿混的就没什么好人。

都他娘的一肚子坏水。

在这些大人物的夹缝中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今日的杨峥已经不是两年前的杨峥。

如果不是根基太薄,此次杨峥或许就能把郭淮、邓艾一锅端了。

当然,最麻烦的不是解决郭淮、邓艾,而是之后如何面对司马家,面对中原王朝的怒火。

时机还未到来。

第二百零四章 应对

“彦云昔年与兄长、梁道公为友,又与王昶情如手足,不该如此,不该如此啊。”司马懿叹了一声。

叹了之后,又咳嗽起来。

咳嗽声虚弱而无力。

一个处心积虑之人,自然心力耗费的比别人多一些。

司马师略有些担心的看着自己父亲。

司马八达,司马懿居其二,其兄司马朗,早年与王凌、贾逵皆为好友。

贾逵字梁道,乃贾充之父,对曹魏忠心耿耿,石亭之战与王凌一起救出曹休。

离世时对左右言:“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脩作。”

吏民追思往日之功绩,刻石立祠,明帝曾亲往拜祭。

并州五大士族,王、贾、郭、卫、裴,同气连枝,与河内温县只隔着一座太行山。

所以司马家算是半个并州人。

令狐愚身为曹爽的长史,自然在司马师的眼皮之下。

而令狐愚频频与楚王曹彪会面,不能不引起司马师的警觉。

能养三千死士于洛阳,散落人间而无人可知,司马师有神鬼莫测之能。

所以王凌与令狐愚的谋划,自然也会被察觉。

“那么王昶就不能留在荆州了?”司马师道。

堂中忽而安静下来。

司马懿闭着眼睛思索片刻,然后睁开,“文舒是聪明人,当年还是为父向明帝举荐,虽与王凌同出于王氏,但其心不一,王凌、令狐愚拥曹彪为帝,实则冒天下大不韪,王凌虽有名望,然不足行此大事,非独王昶不会附从,郭淮、毌丘俭、诸葛诞等皆不会跟随。”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司马懿神情有些劳累。

他的确是老了,而且身体每况愈下。

“天下能与父亲相争者,唯有王凌一人而已,没想到他不谋洛阳,反倒图许昌,足见此人目光之短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