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1 / 2)
使者眼神有些怪异起来。
“回去告诉胡刺史,西平的确有困难,一万石还不够塞牙缝的,这样吧,一口价,三万石一人,公道价,这几个将领的家族凑凑,怎么也能拿出来。”杨峥都帮他们想好了。
三九二十七,二十七万石粮食……
双方价位差距太大,杨峥就是不松口,使者只能灰溜溜的离去。
西平九月一过,天气就转凉。
而各地的忙碌依旧在继续,开田,平整土地,修路、筑渠。
大概是杨峥的狮子大开口有些惹恼的胡奋。
几个胡部又南下掠夺,正遇姜伐野的羌卒,大败而归。
适当的敌袭,也让百姓与西平军府同仇敌忾。
北面深山老林中的一些部落,以前不怎么鸟西平,现在一个个都听话了。
派去的民营屯长、什长也受到了礼遇。
南面捷报频传。
施行十二转军功制后,府兵战斗力直接爆裂,相当于为自己打仗,人人奋不顾身。
而羌人还处在奴隶社会,兵甲战备不全。
一百多年前,对付汉军,提着把锄头、根削尖的棍子嗷嗷叫就冲上去了。
当他们发现提着环首刀、挺着长矛、穿着皮甲铁甲的敌人也是羌人时,对他们的心理冲击何其之大?
四路府兵,长驱直入,往往能击破数倍之敌。
看到捷报,杨峥颇感欣慰。
能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持续四五百年的制度,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而杨峥能清楚感觉到,自从分田减赋、府兵制等等一系列措施颁行之后,西平也进入高速发展期。
每到秋天,西域诸胡就纷纷南下西海草原。
今年西海风平浪静,倒是有一些小胡部请求内附,被安置在龙耆附近。
邵通的汉化之策最为激进,一把刀子,生或者死,自己考虑。
“每人五千石,不能再多了。”姑臧使者第五次往返。
杨峥几乎可以确定与自己讨价还价的不是胡奋,胡奋性情豪爽,不会这么锱铢必较,所以一定是卫瓘。
“每人两万石,不能再少了。”杨峥自然不会同意五千石的价格。
不过这一次使者有备而来,似乎知道杨峥的心理价位。
每天来三次,一分一毫的磨,锱铢必较。
弄得杨峥不胜其烦,最终以一人一万石谈拢,九个人,凑个整数,胡岐要了两万石,一共十万石。
胡奋出三万,邓艾出七万……
也算是一笔小财。
几个降将欢天喜地。
这年头魏军能当上将校的,很少是从底层杀上来的。
大部分都是有些靠山和家世。
一向养尊处优,在西平却跟普通士卒一样劳作,一样饮食作息,对他们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