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2 / 2)
虽然在纸面上恢复了墨家,但此时的墨家只是作为儒家的补充而已,想跟儒家分庭抗礼,没有一两百年的孵化,根本不可能。
此外,大秦也是有防火墙的,明面上有鸿胪寺,暗地里有锦衣卫。
祆教教众都要鸿胪寺发的度牒才算合法。
再说不让他们明面上传教,他们就会转为地下活动,威胁更大。
一座祆教寺庙,也可以作为两个文明交流的窗口。
很快,大秦的各种造船术被整理下来,记录在《船政》之中,杨峥令抄录十二份,四都加上建业,各保存一份,藏书阁留一份,皇室内府藏一份,太学留一份,工部留一份,《泰兴大典》收录一份,剩下的交给海事司。
理论的东西有了,就该付诸实践了。
造海船需要大龙骨,寻常的树木能以承担重任。
最好的木材一是辽东的身上老林,二是云南的密林,三是岭南大木。
杨峥干脆开了三个造船厂,一是辽东船厂,设在辽州平郭县(后世大连)。
二为江东船厂,设在建业。
三为岭南船厂,设在合浦。
先别管西方的船怎么造,改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把咱们自己的东西弄传来,然后跟被人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朝廷要建三个船厂的消息一放出去了,立马就有人来投资了。
山东、中原、江东的士族豪强主动上书,愿出钱出技术,只要杨峥允许他们买船就可以了。
至于买船去干什么,再明显不过了。
三韩的土地不够分,他们自然要寻找下一家。
此时的倭国正处于比较强盛的和国时代,跟中原一样,也诞生了不少地主豪强,有一定的战斗力,适合登录的港口就那么几个。
豪强们灭了三韩之后,倭国也警觉起来,在港口布置重兵。
击退了几次豪强们的试探。
所以他们需要更大的船,运更多的兵过去。
去年的奴隶贸易,让豪强们尝到了甜头,人口卖到辽东,赚了不少,有姿色的女人卖到中原,更是趋之若鹜。
这年头最火爆的就是奴隶生意。
大秦没一统的时候,战马生意最赚钱,现在天下一统,奴隶最赚钱。
大秦处处都缺人,尤其是辽东,地广人稀,百废待兴,官府、豪强都争着要人,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所以他们的目光就瞄向了倭国。
有订单是好事啊,有订单才能把厂子开起来。
杨峥巴不得他们拿到船后再走远些,去别的地方,只要不公然背叛大秦,就算是立国,杨峥也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