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9章(1 / 2)

加入书签

“在我大清,皇上才是最重要的!”

鳌拜下意识的蹙眉说道。

“那南方战事怎么办?”

费扬古针锋相对道。

“南征大军足足有二十多万,抽调一部分回防京师,兵不会影响到大局。”

“……”

两人针锋相对,相互之间的气氛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凝重。

就在这时候,索尼站出来打圆场道。

“抽调兵力回防京师,也不一定是非要从南征大军中抽调。”

“辽东,山西,中原,山东等地,都能抽调嘛!”

“实在不行,调一部分关外八旗,以及蒙古骑兵入京就是!”

这就是清廷的底蕴了!

随时能从全国各地,抽调兵马组建一直军队。

如今的大清并没有外患,北边的蒙古被彻底打服了,是大清的藩属。

西边的准格尔,叶尔羌等汗国又不怎么成气候!

更北边的毛子还只是疥藓之疾!

清廷随时能从边疆调集精兵汇聚京师,或是参与南下战事。

即使兵力紧张,也只是一时的。

费扬古这才点头。

博尔济吉特氏见此一幕,也只能点头。

她是实实在在的花瓶,存在感很高,但实权约等于没有。

这种事情,她是插不上嘴的!

清廷的内阁在南书房中商议出了结果,然后一封封圣旨被发出,兵部行文各地调兵入京勤王。

关外八旗,草原上的蒙古骑兵。

山西,甘陕等地的精锐边军都被征调入京。

由于年关将近,清廷的一切应对都显得匆忙了些。

这一年,京城的年节,就是在这样匆忙,且略带恐慌的气氛中渡过。

内城外城的旗人脸上,都不见丝毫的笑容。

往年的鞭炮声,披红挂彩,以及喜庆欢乐的氛围全部都消失不见。

等到明军将此战的战俘全部杀死,人头悬挂在天津城墙上的消息传来之后。

京城中年节的氛围更加的淡!

甚至可以说,这一年京城的年节,基本上是在哭声中渡过的。

……

大明永历十九年,西历1665年!

腊月十七,清军南征大军抵达扬州,并开始收集渡船,准备自瓜州渡渡江。

十九日,清军正式开始渡江!

万舸争流,帆影遮天!

数不清的渡船在一起渡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