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93章(1 / 2)

加入书签

双方兵马在缺口处爆发激战,鲜血和生命不断的绽放,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弭。

“杀!”

“陷阵!”

“万胜!”

“……”

一阵阵呼喝声中,数不清的尸体堆满了缺口。

几乎要堆成一座小山。

终于,在吴应麒的命令之下,天竺军还是冲入了德里城内。

自从有天竺军杀入城内,莫卧儿帝国士兵们的抵抗如同冰消雪化般迅速溶解。

奥朗则布则是率军撤往了南印度,准备要在南印度重建德里城,继续抵抗。

吴应麒下令己方兵马追击,可终究还是没能追上莫卧儿帝国的溃兵。

……

吴应麒在取得大胜之后,便下令将自己的都城从拉合尔迁到了德里。

然后便准备对恒河平原进行有效统治。

与此同时,天竺军的追兵还在追着莫卧儿帝国的残部一路往南。

横扫诸多城镇,击破数不清的敌人,气势汹汹。

由于军事威慑的存在,吴应麒很顺利的便在德里城站稳了脚跟。

为了统治方便,他基本上没去触动当地利益集团的利益。

而是干脆选择在地方使用包税制。

也就是每年地方都要给他吴应麒缴纳一笔税款,除此之外,一切事务地方自决。

吴应麒此举或许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但是,这却也是使得吴应麒在恒河流域的统治迅速稳定了下来。

当地的高种姓人群,以及地主僧侣,纷纷选择和吴应麒的统治集团合作。

反正对他们来说,给谁交税都一样。

只要不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便可以接受头顶上换个大爹。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莫卧儿帝国其实也只是一个外来者。

印度真正的主人并不是莫卧儿帝国,而是这些高种姓的地主和僧侣。

……

相较于吴应麒统治手段的粗放,吴应雄则是在周国境内进行了改革。

进行了编户齐民和土地清查。

然后,他又着手准备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工商业。

吴应雄的地盘上是非常适合种棉花和发展纺织的。

在工商业取得发展之后,吴应雄又开始学习大明的义务教育制度。

只不过,吴应雄的义务教育却是仅仅只针对周国内的汉人和蒙古,藏人,维族人等统治阶级的后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