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6章(1 / 2)

加入书签

他这个理由成功的说服了众人,不过内阁那边杨溥表示自己也要去。

用他的话来说。

打仗的时候肯定要有人出谋划策,打下的地盘也需要人管理。

夏原吉负责钱粮,那他就负责管理这些事了。

经过半天的讨论,此次出行的人员被彻底的定了下来。

领头的朱棣,负责钱粮管理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负责出谋划策,管理规划新土地的内阁学士杨溥。

以及五军营指挥使张辅,带领一万五军营和三千营的士兵随行跟随。

同时吏部那边选出100名优秀的候补官员,随军一起出发,将来这些人就是管理外面领土的官员。

为了能有人自愿报名,老爷子考虑了一下开出了重赏。

未来在阿三国当官的官员,5年进行一次轮换。

回京述职以后官升一级,有好地方需要官员优先分配。

并且在俸禄方面直接翻了10倍。

官员在外当官期间,这些俸禄会直接发到他家里。

官员在外面的吃喝住宿,全部由朝廷承担。

当天下午消息传开后。

那些只考了举人一直考不上进士的书生,一下子都轰动了。

虽然当官的地方路途遥远,文化语言不通,但条件真的很诱人呀。

他们这些人考了举人以后,进士怎么都考不进去。

虽然在大明朝举人也有选官的资格,可问题是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能当官的人。

这些举人们如果没关系没钱贿赂,这辈子都别想选上官。

哪怕就算是选上了,也是一些偏远的县城。

科举去年刚刚考完,如果皇上没有放恩科,还要等三年的时间。

三年又三年,他们哪有那么多时间的。

哪怕就算他们等得起,家里人也等不起啊。

更何况他们也不敢保证,能在下一次科举中考中。

与其等个三年甚至六年,甚至更长久,还不如跟着皇上去海外拼一把。

到了那里,最差都是一个县令,只要呆满5年的时间回来,成为一方知府都有可能。

越想举人们越觉得划算。

当天天黑之前,吏部那边收到了500多名毛遂自荐书。

经过吏部几个大老的讨论选择,100个名额被定了下来。

第183章:夏原吉:我的小钱钱,我来了。

“怎么还没来?不是定的今天到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