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4章(1 / 2)

加入书签

突然发生了这一幕,让很多人身体又颤抖了起来。

各地的藩王们,心里更是打起了鼓,偷偷的看了一眼坐在上面的老爷子。

可这一看,他们心中瞬间明白了。

这一切都是朱棣这老家伙默许的,不然以这老家伙的独断,哪怕再宠溺朱瞻圭,也不可能允许在大殿上殴打朝廷重臣。

“大家对他应该都很熟悉吧,吏部侍郎祝颜,洪武年的进士,父辈种田出身,一家人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其也很努力,年纪轻轻就中了举,后进京科考一举金榜题名。”

“入翰林院编修,后进入吏部听政,历经宦海几十年,经历三代帝王,以如今白发苍苍的年纪,爬到了吏部侍郎的职务!”

听到三代帝王这个词,很多人都偷偷的看了一眼老爷子,见其没反应以后又低下了头。

“吏部六部之首,掌管展官员升迁调动,权力大的很呢。”

朱瞻圭背着手站到了众人中间,伸手点了点趴在冰冷地面上祝侍郎。

“咱们这位祝大人,手段也是够高明的,不但借助自己免税的身份广收田地,还借助自己的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多次帮助他人调动职务。”

“他也很聪明,知道高品级的查的严,他就在五六品的中层这一级别上动手。再位这几十年来,光山东他老家这一地,就有十几位是咱们这位祝大人的功劳。”

“而这些官员们呢,为了巴结好这位伯乐,每年都会给其奉上不少孝敬,再加上其收购的田地,再到他名下以后他广加田税挣的钱,咱们这位祝大人,每年纯收入就不少于两万两。”

在场的官员不少人,眼皮抖了抖,心中紧张的砰砰乱跳了起来。

查的这么清楚,看来自己也在劫难逃了,待会儿皇太孙来的时候,自己要不要先认罪,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至少两万两啊,咱们的祝大人还是不够努力啊,我可是听说过一句俗话,叫什么来着?哦对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平均下来一年就是3万多两,咱们的祝大人还要多加努力啊。”

朱瞻圭这个冷到极点的冷笑话,在场没有一个人笑出来,依旧默默的低着头,想着自己的心事。

看着在场默默低着头不吭声的文武群臣,朱瞻圭继续道:“可能会有人说了,凡事都讲个证据,空口白牙的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就定了一个吏部侍郎的罪名,是不是有些太儿戏了。”

扫视了一眼,没有任何打算应喝的群臣,朱瞻圭拍了拍手。

“抬进来吧!”

一些人下意识的小心翼翼的回头看去,然后童孔微微一缩。

只见几十名大汉将军,抬着一个大木板走了进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