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7章(1 / 2)

加入书签

“回复戚远,………”

就在阿莫想着要不要便宜卖掉骆驼的时候,他那灵敏的耳朵,突然动了动。

“这是大明官话!”

阿莫虽然是在阿曼长大,但真要细说起来应该是蒙古人,因为其太爷爷就是蒙古人。

他的那位爷爷,是在东方中原出生的,当时中原正是元人的统治时期。

后来朱元章造反,其太爷爷不想再卷入战争,便带着家小一路西行,去了金帐汉国投靠亲戚,后又渡海来到了阿曼,选择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巧合的是,阿莫的那位太奶奶,是那位蒙古太爷爷从中原带出来的汉家女子。

老太太为了不让自己的后辈忘记自己根在哪里,也想死后以后能有落叶归根的机会,便在其丈夫死后,要求她的孩子,都要会说中原话,好在将来送她回乡。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阿莫才能一下子听懂刚才话的来源。

“是自己人!”

想到父亲临死前,告诉他太奶奶回归故土的遗愿,阿莫激动的蹦了起来,冲着刚才说话,快要走远的那一队人奔了过去。

他一跑走还一边招手大喊,“老乡老乡别走等等我,你们是不是要攻打这里,我是这里长大的,这里的地形我非常熟,我可以给你们领路!”

第331章:人傻,钱多,速来!

身后突然传来了呼喊,让正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小声说话的朱瞻圭一行人勐的沉下了脚步。

猴子等护卫,更是伸手抓住了怀中的手枪,或者是腰间的刀柄。

朱瞻圭眯着眼睛看着跑过来的少年,眼目中满是思索。

他在心中可以肯定,阿曼这个地方,绝对是没有汉人存在的。

在真正的历史上,郑和确实来过这里,不过那是在第4次第5次下西洋,前几次到阿三就回去了。

郑和没来过这里,前几年撤退到也门的时候也没有留下人,哪怕就算留下了,也不可能是这种十六七岁的少年。

大明海军虽然招收少年,但一般都是学徒兵,在没有得到其师傅认可海军部考核,是不允许跟随船队出海的。

陆路方面也不太可能,从大明到这里可是有十几个国家,汉人想要来到这里,说句难听点的比登天还难。

所以说在这个时候突然蹦出来一个说大明官话的,虽然不太标准,但朱瞻圭等人勉强能听懂的人,绝对有问题。

待少年快到之时,朱瞻圭趁着猴子使了个眼色,猴子微微点头,带着两个人走上前,一左一右夹住了少年,同时从袖中掏出了匕首,顶在了少年的两个腰子上。

「想活命就别乱动,更别大喊大叫,否则再有人来帮助你之前,我一定会嘎了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