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章(2 / 2)

加入书签

而与此同时,大宋王朝本届武科殿试正式开考。

参加殿试的一百名武举盛装乘马依次听着内侍省黄门唱名,列队进入皇宫。

延福宫前的小校场上,各色彩旗迎风招展,大宋官家赵佶换上了大朝会才会穿的皇帝正装,文武群臣分列两班。

内侍省大押班马惠山疾出,宣旨毕,九通军鼓轰然响起,所有武举呐喊着纵马驰入场上,然后整齐列队在马上齐向官家和众臣唱喏:“拜见官家,诸位大人!”

马惠山高喊:“官家有命,此番武科殿试,乃为我大宋荐拔能征善战且通晓文韬武略的英才,所有武举当勇往直前,不负朕望!”

……

红日高悬,汴梁城外紫阳山麓。

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在贞元观前停下。

一个素衣女道士罩着面纱下车来,在两个迎候多时的老道士簇拥下走向山门。

在临进山门的那一刻,女道士默然回身凝望着东京城的方向良久,发出幽幽一叹。

尔后她便轻盈转身,跨进了贞元观的台阶,笨重的山门缓缓关闭。

第68章 蔡京献策人虎斗

此刻的大怂朝廷之所以被后人冠之于一个“怂”字,也不光是因为怂包。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表征就是礼崩乐坏,制度成体系紊乱,自官家以下,君不像君,臣不似臣,国将不国。

皇帝荒诞,不务正业,上梁不正下梁歪,臣下滥权,贪赃枉法。

就以本届武科而言,皇帝一句话就随意将原本三级的考试制度取消,另起炉灶。臣子就更无所谓了,反正为国荐拔人才只是个糊弄民众的幌子,无非借机敛财而已,走什么程序就不重要。

所以从报名到开考的各个环节,都有各路牛鬼蛇神吃拿卡要,搜刮各地武举。

殿试本来是很严肃的事儿。自有大宋立国百余年逐渐积累固定下来的程序、规则乃至礼仪,可到了赵佶这边,他就觉得太麻烦,挥挥手就全给废了。

朝臣无一人反对,都在陪皇帝玩。

所以,殿试的策论不考了,以解试为准。

骑射、韬略统统不考了。

直接将所有应试举子两两分组,进行多轮对战淘汰赛。

败者淘汰,胜者晋级下一轮,以此类推。

最终的获胜者即是殿试第一名。

不能不说,对于皇帝赵佶和满朝文武大臣来说,这种殿试的观赏性要强很多。

可这是朝廷殿试,代表着大宋的最高权威,异化成一场为各路权贵解闷逗乐的表演赛,岂能不荒唐?

也正因如此,武举们看破其中奥妙,很多人心灰意冷,导致这场殿试的结果与解试大差不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