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7章(1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将密信存放,拿起了案几上的折子。

批阅了两份,拿到了份枢密院的奏报。

“六月二十日,与契丹游骑战于东胜,破之,杀敌四百二十一。”

很简短的一句话,让罗幼度嘴角微微翘起。

这是这个月第四次了吧!

罗幼度确信自己没有记错,一月不到,府谷与契丹交战了四次,跟定难军也打了三仗。

看来这收复北汉与燕幽故地的优势,已经开始显现。

盐、铁、茶,这三样物资是契丹最刚需的物资。

恰好定难军依托横山,盛产盐、铁、茶。

契丹之前对于定难军的物资并不依赖。

因为有幽都府津沽一带的海盐,北汉的铁,还有走私于中原的茶。

可随着燕幽地的丢失,北汉的灭亡,大同云中的铁、茶物资,出现了严重短缺。

盐目前还好。

契丹境内有盛产食盐之地,他们从中原掠夺的工匠中就有精于制盐的人才。

大东北的广济湖就是一处盐湖,还有惠明湖、炭山盐池等,所产之盐,自给自足并无问题。

只是这产盐地大多聚于东北,西方的云中地区想要上东北的盐,运费就是天文数字。

契丹能够维持大同府食用盐的需求,可是这沿途消耗,注定了价格不可能便宜。

盐这种物资,要是贵了,百姓吃不起,就算不闹,也的得软骨病。

契丹全民皆兵,百姓都得软骨病了,打什么仗?

故而当前大同府对于定难军的盐、铁、茶的需求极大。

李彝殷在得罪罗幼度之后,彻底地倒向了契丹。

其实李彝殷一直偷偷摸摸地与契丹做生意,如他这样的军阀,只会顺着利益走,不会忠于任何人。

现在只是将一切都摆在了明面上而已。

“如此一来,府谷的压力就大了。”

罗幼度沉吟了片刻。

原先定难军与契丹的贸易是通过北汉,从麟州东进,到太原之后北上代州雁门关直抵大同云州。

一路上多山多涧,贵在安全,一路上也都有官道。

现在只能沿着沙漠边缘绕过府谷,绕上一圈才能将货物运达大同云中。

但显然想要安逸的通过折家府谷是不可能的。

不说罗幼度下达的命令,就当初断府谷与中原的道路,足以让府谷记恨在心。

以往折家动兵,还得精打细算,怕耽搁了春耕秋收。

现在有中原的财力物力支持,折家调兵的动作也奔放起来。

对于定难军围堵的那叫一个严实,国仇家仇两不误,将定难军盯得死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