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9章(1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把玩着那娇嫩的小手,将翡翠白玉镯戴了上去,笑道:“我怎么觉得这翡翠白玉镯,还没有夫人的肌肤白皙。”

花蕊夫人看着手腕上的精美玉镯,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罗幼度道:“这是大理鄯阐侯送来的礼物,拿到手上朕就想着。这美玉没有夫人的肌肤白嘛,拿来一试,果然如此。唉,本想着送夫人些首饰,衬托一下夫人的姿容,不想这精美的翡翠白玉镯,戴在夫人身上,反而显得庸俗了。”

花蕊夫人娇声道:“妾身喜欢,很喜欢。”

罗幼度笑道:“那就好,夫人喜欢,朕就高兴。”

花蕊夫人看着手上的翡翠白玉镯,眼中的忧愁,消散了不少:“陛下!”

花蕊夫人从背后抱着罗幼度蹭了蹭。

罗幼度登时心猿意马,回身亲了亲花蕊夫人的小嘴,轻声道:“去里屋等着朕,朕最后接见了欧阳回,再去找你。”

花蕊夫人眉目含春,笑道:“妾身恭候陛下。”

罗幼度小歇片刻,便得到欧阳回求见的消息。

罗幼度返回了府衙正堂,接见了欧阳回。

欧阳回一直跟着毋昭裔治理蜀地。

正值春耕,毋昭裔、欧阳回已经废除牡丹花抵税的制度,将巴蜀种粮植桑的旧习恢复,鼓励山民耕作。

他们并没有用什么高明的政策来衬托自己的能耐,让百姓面对完全不懂的政策制度,而是务实地以旧制让百姓尽快的恢复生产,获得的效果非常明显。

毋昭裔、欧阳回在蜀地的一系列手段,恰好证明了旧的未必就是坏的。

时代需要创新,但不能盲目创新。

罗幼度很满意毋昭裔、欧阳回的表现,所以打算重用欧阳回,打算让他负责建昌府的行政事务。

欧阳回在蜀地担任过礼部侍郎,有过与蜀地少数民族接触交往的经验,也与大理有过往来,懂得夷民需要什么,如何让他们归心。

建昌府是连接茶马古道与蜀中的要地,少不得与大理、吐蕃甚至与缅甸、天竺打交道。

欧阳回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将建昌府交给他,罗幼度是放心的。

不过关于东川郡的铜矿场方面,罗幼度需要叮嘱几句。

东川郡的铜矿场是罗幼度为大理埋下的雷,必需要好好的处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