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2章(1 / 2)

加入书签

平时出谋划策提提建议,真正需要干实事的时候,他会自主地退下去,让窦仪、宋琪、赵普,这类跟着罗幼度一起从潜邸走来的心腹负责。

这是政治正确,只有重用潜邸老人,才能让那些跟着他的人安心。

王溥很有政治觉悟,他知道只要自己做好本分,哪怕是躺着,身为开国首相,功劳簿都有自己的一份。

却不想自己这个在羽翼庇佑下的儿子,竟然自作聪明,背着自己想要阻挡迁都。

“你呀,你给人当出头鸟了,知不知道!”

王溥气得浑身发抖,这些年他置身事外,很多事情,反而看得清晰。

罗虞庙堂政治清明,并没有出现恶性党争,但无可避免地分为两个派系。

其中以窦仪、宋琪为首的庙堂新势力,还有就是以他跟魏仁浦为首的前朝旧势力。

罗幼度对于前朝旧势力是很宽容大度的,一方面他需要维持庙堂的稳定,一方面郭荣留下来的班底确实很出色。诸多官员都有很强的能力。

但随着朝廷的地盘越大,朝廷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前朝的大臣或是老去,或是外放为官,很难吸收新鲜血液。

而窦仪、宋琪威势越盛,双方实力渐渐失衡。

罗幼度提议迁都,在旧党中就有一种传言,说是罗幼度为了抹去前朝的痕迹,迁都洛阳。

可王溥清楚,罗幼度迁都洛阳是因为汴京不适合长远发展。

洛阳坐拥隋唐大运河之便,北通幽燕、南抵金陵,西控关中,东接青徐,是唯一的最优选择。

跟旧不旧党完全没有关系,罗幼度也没有迫害旧党的举动。

至于旧党的消失是大势所趋。

随着新朝的稳定,前朝官员终究要融入新朝,难不成还举着旧党的旗帜一辈子?

想造反?

王贻孙哭丧着脸道:“那,该怎么办?”

王溥拍着地板说道:“说,你们这群人都有谁。”

王溥尊崇古制,并没有使用高脚凳,依旧是席地而坐。

王贻孙说道:“孩儿加上冯义、李穆、陶秋、甄仁则还有一些人并不重要。”

王溥皱着眉头道:“冯义、李穆、陶秋便罢了,甄仁则为何掺合其中?”

王贻孙道:“甄仁则是薛居正的妻舅,世代生活于开封,自然不愿意迁都。”他弱弱地说道:“并非只有我们不愿意迁都,新党的好些人,也是一样的。”

王溥揉了揉脑袋,说道:“算了,不管了。真有什么别的,瞒不过陛下的,就这样吧……”

王贻孙惊愕道:“那,那孩儿应该怎么办?”

王溥道:“什么也不要做,看着你们内斗,然后给一网打尽。呵,陛下正愁没机会重用江南、吴越人,你们给了这个机会,配合陛下唱完这出戏吧。为父这宰相,是当到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