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2章(1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回过神来,看着认真奋笔疾书的诸多考生,悄然离去。

所谓殿试并不是需要罗幼度这个皇帝亲自监考,只是由他亲自出题,然后亲自挑选出中进士的名单而已。

集英殿自有多位官员监考互相监督。

罗幼度回到延和殿,招来窦仪,询问春耕的情况。

窦仪身为首相,对于重中之重的春耕自是了若指掌,说道:“今年雨水充足,朝廷提前育苗,各地已经将秧苗发放下去了。”

罗幼度不住点头。

朝廷掌握着最优的育苗技术,天下大半秧苗都是朝廷负责培育的。

有钱的百姓直接向官府购买秧苗,没钱的百姓则向朝廷租借秧苗,待丰收的时候,上缴一定的粮食,不存在买不起秧苗,导致田地荒芜的情况。

秧苗发放,意味着百姓已经开始准备春耕。

他从案几上拿过地图,招呼窦仪上前,用手在黄河中下游两岸,画了一个大圈,从滑州开始,南岸的澶州、濮州、博州、齐州,北岸的卫州、相周、大名府、贝州、德州都囊括在内,对着窦仪道:“吩咐圈里的官员,让他们督促百姓尽快完成春耕,将民力空闲出来。”

窦仪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此会不会引发恐慌不安?”

百姓有服徭役的义务,通常都是在夏冬农闲时节参与的。

农忙时节强征百姓徭役,很容易引发抗拒的心理。

罗幼度道:“那就得看官员自身的能力了,与百姓沟通,服从朝廷调度本就是身为父母官他们的责任。这点基础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干了。另外,将澶州、大名府的粮仓都填满,可随时调用。”

他这是在为治河特别行动组做事先准备。

罗幼度并不善于治水,但却知道要想治理黄河这庞然大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窦仪皱了皱眉,问道:“是否急了些?”

罗幼度决然地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不能等灾情来了再做反应,既然有不好的迹象,就得做最坏的准备。”

窦仪心底也念了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目光也从犹豫,变得坚定,说道:“臣这就去办。”

相比御箴四句,窦仪更加喜欢这一句。

御箴四句固然能够让人热血沸腾,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却是实实在在地为生民着想。

第四日,罗幼度御案上已经多了三百份试卷。

“你去叫些人,将这些搬到文德殿,朕要逐一批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