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3章(1 / 2)

加入书签

因为过于仗义,后世人康保裔称之为康皇、康公、康元帅、康真君……

康再遇、康保裔父子这一世受自己照拂,每每上阵皆是以命相搏。康再遇身上的刀枪伤多达一百余处,康保裔也有六十多处,他们为人仗义,麾下兵卒没有一个没受过父子照顾的。

所以上了战场,宣威军上下受康家父子影响一个个的都是拼命三郎,攻城拔寨,无往不利,令得罗幼度对他们父子是又敬又怕还不得不重用。

“令尊已经拼杀了两个时辰了吧,朕让郭指挥使接替令尊,让宣威军好好休息。”

康保裔叫道:“陛下!”

罗幼度板着脸道:“不必说了,朕意已决。”

康保裔并不在乎功绩,只是想为罗幼度贡献自己的力量,已报知遇之恩,对于他的命令,不敢不从。

罗幼度望向郭廷谓,说道:“信臣,想法子将优势扩大,此次机会,千载难逢。错过了,不知下次什么时候再有了。”

郭廷谓一直守着后方的大本营,将一切调配处理得井井有条,唯有任何意外。

正如一句话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当初契丹韩德让的奇袭队伍选择粮草大营,而不是后方的大本营幽州,大有可能就是郭廷谓将幽州守卫得水泄不通,无任何破绽的缘故。

罗幼度自然信守承诺,并没有让郭廷谓在幽州守到最后,在大定府猫冬的时候,做了调配,将郭廷谓调来了前线,而幽州交给了郭从义。

郭廷谓高声领命,领着麾下雄武军开始登城。

雄武军最大的特点就是清一色的由冷锻甲打造的步卒铠甲。

中原兵卒的铠甲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轻重型铠甲,中重型铠甲以及重型铠甲。

轻重型铠甲就是宣威军装备的铠甲,是由无数铁甲片淬火锻造而成,防御力尚可,胜在轻便,便于宣威军登城以及翻山越岭。

至于重型铠甲就是刘福率领的神卫军所穿着的重装铠甲,他们身着重甲,手持大斧,专门用来硬抗契丹铁林军这样的重甲骑兵的。有几分步人甲的味道,但并非步人甲。

大虞朝廷已经具备制作步人甲的工艺了,不过罗幼度并没有采用。

在罗幼度看来,所谓的步人甲就是一个笑话。

根据统计,宋朝步人甲弓手可达七十斤,枪手甚至能穿至八十八斤,再加上兵器粮食什么的,一个兵的负重超过上百斤。

堆厚甲不是这样堆的,完全牺牲了灵活性与机动性,就是一个笨重的铁疙瘩。就算能在正面战场上取得优势,却也完全失去了追击的可能。

至于郭廷谓的雄武军,他们的铠甲用的是冷锻法制作成的冷锻甲。说白了就是冷轧,金属全程不加热,靠外力捶打定型,在这个过程中,金属会出现硬化,防御力惊人。

历史上的冷锻法是西夏人研制出来的,历史上西夏的铁鹞子,金人的铁浮屠用的就是冷锻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