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5章(1 / 2)

加入书签

符清儿确实无法绕过宰相去惩治庙堂官员,可将对面名字记下,在此刻吹吹枕边风,那是特有的权力。

罗幼度听得很认真,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他不在京中的这些日子,很多牛鬼蛇神都会现出原形。

罗幼度听着符清儿的叙述,脑海中已经大致有了一个方向。

果然在整活一方面,文人不会放人失望。

士大夫集团在他的默许下,已经为赵普摧毁,只余下残兵败卒。

历史上影响大宋朝廷的文人集团,已经不复存在。

士大夫集团的核心来至于后周的文臣集团,他们以范质、王溥、魏仁浦为首。这一时期,他们在郭荣的支持下,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因为给武将欺负压制的太狠,文臣集团内部固然有矛盾,但真遇到事情,毫无疑问会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历史上赵匡胤是向他们这群士大夫集团妥协了,虽然他办了范质、王溥,让自己的人当了士大夫集团的掌舵者,但为了不让自己黄袍加身的事件再次重演,一边收缴兵权,一边与文人集团达成协议,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大虞朝与宋朝都是继承于郭荣的后周,他们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皆有一群不能不用的相对很团结的文人集团。

赵匡胤妥协了,罗幼度则没有。

他一边死抓着兵权,一边扶持窦仪、宋琪、赵普来分化士大夫集团,还提出了一些列偏向利于文臣的政策:劝学、改革科举、推广教育等等等等,给士大夫集团一种依旧维持以文压武的政策。

直到灭巴蜀、江南,吴越归附之后,士大夫集团才觉得不对劲。

但为时已晚,罗幼度已经不需要他们了。

江南、巴蜀文风鼎盛,他们的文臣集团或许没啥骨气,偏于享乐,能力还是有的。其中也不乏韩熙载、徐铉、徐锴这样的清流人氏。

罗幼度通过科举提拔了一批人才,又接收了江南、巴蜀、吴越的人才,摆脱了对士大夫的依赖,最后用赵普将他们打散。

但要认为少了他们就没有斗争,那便大错特错。

恰恰相反,文人间的争斗反而愈发激烈。

失去了主心骨的大臣们开始依附新的力量。

他们有的依附窦仪,有的依附赵普,有的依附宋琪,三股力量开始分食“士大夫集团”的残余实力。

旧的模式打破了,自是迎接新的局面。

符清儿顿了一顿,说道:“还有一事,宋相公在年初举荐二郎为作坊副史。”

罗幼度奇道:“他们很熟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