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7章(1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心知潘美此刻能说出来,事情定然八九不离十了,说道:“确实值得多喝一杯!”

倭国这实力,也就值得多喝一杯。

以大虞朝廷当前的武功之盛,两杯都不值得。

同潘美喝酒,其实并不痛快。

毕竟两人一开始就是从属关系,现在更是君臣,他为人多智多谋,在与当今皇帝往来,自是谨小慎微。

罗幼度也知这点喝酒交谈,也不涉及私事,而是围绕国事而论。

他漫不经心的说道:“李继隆这小子还没入京?”

潘美忙道:“目前并未来枢密院报道,也许是路上耽搁了。”

罗幼度有些恼怒地道:“要不是怕正元多想,朕都有心将他叫来汴京骂一顿。好好的边陲不待,将儿子送来,这不是毁人嘛!”

潘美不敢多言,他自是明白李处耘此时将李继隆送来,多半是有当人质的意思。

作为大虞宰相,对于大虞的未来有着一定的了解。

总的来说就是水陆并进,剑指西方。

水指水上丝绸之路,陆指陆地丝绸之路。

西域现在局势剑拔弩张,喀喇汗王朝与于阗大战一触即发。

罗幼度让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去凉州、河湟就是为巩固西方的力量。

身在凉州筹备多时的李处耘必然是一路大军主帅无疑。

李处耘在凉州经营多年,在那穷山恶水的吐蕃化严重,东西方文化触碰激烈之地,罗幼度给了李处耘极大的权力,甚至包括生杀之权。

李处耘凭借大虞朝廷的支持,在外压西州回鹘、曹家归义军,内去吐蕃化,让汉声再次响于凉州大地,稳定了西方局势,称呼一句无冕之王都不为过。

就在这关键时候,李处耘上表朝廷让自己儿子李继隆入京,目的是迎娶杨光美的女儿。

杨光美是侍卫亲军司的一员指挥使,当初李处耘在李继勋麾下任职的时候就是一起的好友,定了儿女亲家。

随着李处耘被罗幼度看中,地位水涨船高,李处耘与杨光美的发展前景天差地别。

现在一个是凉州都督,一个是效顺军指挥使,差距不言而喻。

不过李处耘并未因自己的地位跟变而失言,让自己的儿子万里来娶杨氏。

但其实就现在的情况让杨光美将杨氏护送至凉州完婚才是正理,何须李继隆亲来?

罗幼度说道:“朕当初用他,任命他为一府都督,便不会疑他。多此一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