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7章(1 / 2)

加入书签

韩熙载道:“自是因为陈沟较为偏远,百姓求告无门。”

“是啊!”罗幼度叹息道:“陈沟只是较为偏远,细说起来,还属于洛阳的管辖范围。即便如此,已经有这种事情发生,更为偏远的呢?我大虞疆域何止万千里,又当如何?那真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朕相信陈沟之事不是个例,在更远的地方,在朕不知道的之处,有远比陈沟更加令人发指之事。”

韩熙载默然不言,只能道:“陛下爱民如子,如此体恤苍生,真乃万民之福。”

罗幼度苦笑着摇头:“能解决此事,才是万民之福。”

韩熙载劝道:“陛下,人力终有穷尽之时,哪能事事顺如人意?陛下有此念头,已经远胜诸多明君圣主。”

罗幼度道:“话是如此说来,但朕终究在想有没有办法约束这些无所事事的将门子弟,让他们精力能够发泄,不去袭扰百姓。就如你们读书人一样,读书人想要成才,得用十年时间上书塾启蒙,再十年苦读。二十年后,即便无法高中,却已成年,知道分寸,畏惧律法。不似陈沟闹剧,一群完全分不清是非的孩子搞出来的闹剧。”

“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可真要给他们养成了习惯,早晚会出事。可偏偏这群人不用为生活发愁,靠着蒙荫就能养活自己……”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韩熙载道:“不如强迫他们进学?不结业,享受不到朝廷此利。”

第一百二十九章 今日无事……

韩熙载话音一落,罗幼度猛地一拍大腿,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嘴里却是说道:“此法大妙……”

他顿了顿,却摇头道:“不行,这恩荫制度波及太大,关系文武。此议无论由谁提出,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叔言乃国之栋梁,朕可不愿见你里外不是人。”

韩熙载带着几分傲气道:“陛下如此顾虑,可是将臣小觑了。就臣这性子,不该得罪的,该得罪的,早就得罪了,怎差这一次?”

罗幼度会意一笑。

如果满朝都是不知变通的魏征,绝对会出事情,但一个朝廷要是没有几个敢说真话的魏征,也会出大问题的。

韩熙载就是大虞朝廷的魏征,不管是谁,不管官职多大,只要行为失当,他都敢直言弹劾,甚至当面弹劾,不留半分情面余地。

换在前二十年,就韩熙载这种谏官,活不过一个月。

但在大虞朝,韩熙载却过得有滋有味。

他得罪的人多,却也收获了一大批迷弟。

中原早年因武夫作乱,文风不行,最顶尖的人物是窦禹钧、张昭、田敏。

窦禹钧之贵,在于品德,张昭、田敏之尊,在于翻译儒家经典,在创新上差江南不止一个档次。

当年李煜入京,一身惊世才华,压得中原士子抬不起头。

随着江南并入大虞,中原士林整体水平远逊江南士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