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章(2 / 2)

加入书签

在以往,对于海洋,周经可以说是非常的陌生,朝廷一直以来都实行海禁的政策,没有朝廷的允许,片帆不得下海。

在如此严厉的海禁之下,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几乎为零,这海洋对于大明而言几乎是可有可无,甚至于因为偶尔出现的一些零星倭寇(倭寇其实从明朝开国的时候就有点点,真正泛滥是到了嘉靖时期),还会给大明带来一些麻烦。

所以对于海洋,大明朝廷一没有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二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信奉的还是以农为本的政策,极其反感商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将老百姓牢牢的锁死在一亩三分地上面。

重农抑商的制度下,不仅仅禁海,连捕鱼都不允许,海洋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用来煮盐。

现在北方三省闹饥荒,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下的麦子颗粒无收,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然而天津这边,只需要一艘船,上百号人,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超过十万斤的海鱼。

这让周经、李东阳、张懋等人瞬间就改变了对海洋的认知,此时海洋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变成了一座座粮仓,无尽的肉仓,里面有吃不完的海鱼,吃不完的肉。

“或许是真的错了,如果能够放开海禁的话,这饥荒就不成任何的问题了。”

李东阳想了想点点头说道:“我大明有万里海疆,沿海之地若都是可以出海捕鱼的话,可以养活无数的人,别的不说,这山东、北直隶的灾荒就完全可以无忧了。”

“是啊,我大明虽然富饶,乃是中土神州,现在陛下又是难得的千古圣君,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勤俭节约。”

“可是在我大明依然有无数的人吃不饱饭,至于这肉食,纵然是地主之家,也不可能天天吃,但如果能够开放海禁。”

周经点点头,发自内心的感叹道:“不需要全面开放海禁,哪怕仅仅只是开放捕鱼的话,我们大明万里海疆能够捕捞到多少的海鱼,活人无数,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吃到肉。”

第194章 为国为民当开海禁

“是啊,哪怕是允许捕鱼也好。”

李东阳点点头,只有在饥荒的年代里面才会明白粮食的珍贵,现在海洋之中既然有无穷无尽的粮食,那自然是不能在墨守成规,死盯着祖制不放。

“只是想要解开海禁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江南这边的士林肯定是会极力反对的。”

想了想,李东阳又觉得这个事情并不容易促成,对于江南这边的一些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解开海禁,但几乎都是遭到了江南士林的一致反对。

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非常庞大,涉及到的反对力量也是超乎想象,在明朝,江南士林的力量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到了中后期,几乎把控了整个朝政,所有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