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9章(2 / 2)

加入书签

“欧阳兄此言差矣,李公或者谢公多半是主持明年的春闱,至于这秋闱嘛,我看多半是六部尚书里面挑人,而朝廷一直以来对我们北直隶非常的重视,我看多半会让王公来主持。”

说话的人叫刘宏志,同样也是北直隶保定府上次院试的案首,他口中所说的王公指的是现在的吏部尚书王鏊。

“刘兄所言有理,根据以往乡试的惯例来看,这内阁阁老主持春闱,六部尚书主持秋闱,这几乎已经是惯例了,这次秋闱考试很有可能就是王公来主持了。”

江善跟着点头说道,他是京城人,对这一块太熟悉不过了。

三年一度的伦才大典,朝廷极为重视,乡试的主考官都是朝廷这边直接委派大臣前往各省主持,至于北直隶,地位特殊,这主考官的级别还要更高,一般都是六部尚书来主持,有时候也有可能是内阁阁老来当主考官,以此来显示朝廷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我看也有可能是礼部的徐公。”

有人想了想也是说道,口中的徐公指的是现在礼部尚书徐琼。

“或许也有可能是户部的周公。”

也有人提议户部尚书周经,同样也都有人表示支持。

黄锦泉和童源两一直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的听着,大家在考试之前喜欢猜主考官也是为了押题,因为每一个主考官出题的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

像户部尚书周经,这人就比较直接,为人耿直的那种,所以如果他是主考官的话,他出的题目一般都不会太刁钻,如果是吏部尚书王鏊的话,这出的题目就可能会比较偏冷。

除了出题之外,这主考官个人的喜好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这考试的时候根据主考官的喜好来写,自然就会有加分,通过乡试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考试之前,这些才子们喜欢猜主考官,喜欢押题的缘故了,科举考试太难了,也太变态了。

大家如果能够提前猜到主考官,做一些准备的话,这成功的概率就要增加几分。

众人你一言我^_^王鏊出任本次主考官的人占多少,但觉得户部尚书周经、礼部尚书徐琼成为本次主考官的人也不少。

因为以往的惯例,基本上都是户部、礼部、礼部这三个尚书来,至于兵部尚书马文升,连提议的人都没有。

第281章 都准备看笑话

“看样子今年王公主考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一起来押题?”

讨论完了主考官,江善这边又是引导大家来押题,押题也是大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当然自古以来想要压中题的概率几乎为零。

因为科举考试的题目完全凭主考官个人的喜好来出的,范围又是来自四书五经,非常的广,出题往往又是掐头去尾的,根本就猜不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