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7章(1 / 2)

加入书签

“如果我们不建立据点,建立城镇,组织移民,那么很快,这些殷商后裔手中的金银都会被我们给换走,到时候辛辛苦苦去一趟黄金洲,极有可能就会血亏,根本就赚不到多少钱。”

“唯有建立据点,长期占领这里,组织大量的移民,一方面可以在这里开采金矿、银矿,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可以巩固我们的黄金航线。”

刘晋一口气将自己的计划说完。

刘晋并不满足于掠夺黄金和白银,黄金和白银大量流入大明其实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这东西,说到底不能吃不能喝的,太多的金银涌入,只会让金银贬值,最终伤害大明的老百姓。

听完刘晋的分析和讲解,张懋、朱辅、徐光祚等人也是忍不住纷纷点头,刘晋说的有理,也看的很长远。

前期的投资是很大,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长期下来,必然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庞大利益。

第444章 传奇人物杜明恩

刘晋这边忙碌无比,忙着和大明最上层的这些人商讨着以后的殖民计划,另外一边,刚刚才回来的杜明恩也是忙碌不停,他成了大明的传奇人物。

一年多的时间,杜明恩一夜暴富,去一趟黄金洲赚回来900多万两银子的庞大财富,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这还不算什么,他本是一个商人,商人在明朝地位很低,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面,而且明太祖朱元璋很不喜欢商人,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于商人有诸多的打压,甚至于明朝的法律还明文规定了商人不能穿绫罗绸缎什么的。

当然了,这些个规定都是不符合实际东西,事实上明朝的商人日子那是相当的潇洒,因为商税非常低,三十税一,甚至于只要你给官员塞点银子,这点税都可以不用交。

到了明中后期,江南的大商人甚至于都染指了朝堂,一旦有谁说要加征商税之类的,立即就会被他们整死。

由此可见,地位不地位什么的其实都还是有经济基础来决定的,商人有钱,即便是你规定没地位,他就真的没地位了?

当然了,至少明面上来说商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但是杜明恩就不一样了,他去黄金洲不仅仅带回来了庞大的财富,为自己带回来庞大的财富,同样为弘治皇帝带回来庞大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他带回来了黄金洲的几种高产农作物,这几种高产农作物可以让大明的百姓再无饥荒,这功劳就大了!

所以弘治皇帝亲自在金銮殿接见了杜明恩、林书鸿、田二牛等船队的主要成员,并且大方的弘治皇帝还封爵了。

杜明恩被封为太平侯,一个侯爵,而且还是世袭罔替的那种,也就是说只要大明存在一天,他家的这个太平侯就可以传一天,世袭罔替,与国同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