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5章(1 / 2)

加入书签

再比如大量海外人口流入的问题,朝鲜人和倭国人现在都喜欢来大明这边务工、定居,南洋的种植园里面,奴隶的数量足足有上百万。

还有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的原材料和市场的问题,棉花价格的飞涨,再加上人都集中到城市里面生活,导致北直隶这里的田地无人耕种,原先的产粮大省变成了产棉花的地方。

这对大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大明又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变化?

还有这市场问题,以纺织工厂来说,这大明数以万计算的纺织工厂,这生产出来的布匹,大明自身消耗之外,还有大量的布匹销往海外。

但产能越来越大,产能过剩的时候又该如何去做?

这原材料不足,产能过剩,人口流动,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当中出现黑心商家,工人一天到晚的工作,没有休息,身体受不了等等。

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些问题都是以往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关键是现在大明朝廷的官员和官吏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上至内阁首辅的刘健,下至普通县衙的知县、官差等等,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而且关键是,按照以往的模式,大家对于一个地方的管理和经营上面,基本上都无为而治。

有时候一个地方的官员能够做到公正廉明都已经算是青天大老爷了,再修点桥,铺点路的话,那就是要送万民伞了。

以前可以这样过日子,可是现在还可以这样继续下去吗?

未来还可以这样继续下去吗?

很显然,是不行的,李东阳就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第940章 这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时代

听完李东阳的话,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直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其实已经深有体会了。

以前的时候他就从朱厚照这里听到了类似这样的话,大明已经走上了以前历朝历代都从未走过的道路,这自然而然的对于朝廷的要求也会变。

而且经历了如此一番巨大的对比,弘治皇帝早就有了革新朝政的想法,这也是他为什么要重用刘晋。

不仅仅是因为刘晋确实是有能力会办事,而且因为刘晋总是能够想出很多新的东西出来,而这些新的东西和办法又都能够很好的符合大明当前的需要。

军制改革,大明的军力才强大起来,正是有了强大的军力,大明才能够横扫四方,开疆拓土,威服四方。

税务改革,让大明朝廷有了足够的银子,有了银子大明朝廷才可以大规模的移民,在大明各地大规模的修建水泥马路,方便大明南北、东西、关内、关外之间的往来。

移民政策的制定,不仅仅将大明两京十三省多余的人口大量的迁移出去,巩固了边疆,开发了新的移民之地,同时也是大大的缓解了关内的人地矛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