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9章(2 / 2)

加入书签

刘晋一听,也是看了看天空的太阳,未时也就是下午的1点到3点。

古代的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相当于后世两个小时的时间,而计算时间的办法有很多。

朝廷这边就有专门的司天监专门管理京城的计时,然后通过在京城钟鼓楼敲响钟声传到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另外还有钟鼓、日晷、沙漏、漏壶、漏刻等计算时间的工具来计算时间。

不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看天上的太阳,大致的也就能够知道处于一天的哪一个时辰,对于古代来说,时辰的观念并不是很强。

大部分时候都是遵循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至于具体那个时间点,这并没有什么太过重要的。

也就是在京津地区这些地方,因为官员要上早朝,工厂、作坊等等要上班、下班,所以才会需要准确的知道时间点。

这一点和后世还是不一样的,后世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时间观念很强,所以几乎人人都需要掌握精确的时间点,否则错过了公交车、地铁什么就很容易耽误了自己的行程。

但现在大明的发展也是慢慢有着这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和越来越多的人都需要更加精准的掌握时间。

“看来是有必要让人造出更加精准,更加小巧和便于携带的钟表出来了。”

刘晋看着天空的太阳想道。

时间的计算,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

不仅仅是因为日常的生活需要精准的去计算时间,知道时间点。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科技发展越来越深入,同样需要精准的知道时间,因为时间是最基本的单位之一。

而大明现在计算时间的单位,最小的是刻,一天分为一百刻,一刻大约14分钟,另外还有点燃香来计算时间的。

很显然,相对于后世精准到每一秒,甚至于比秒还小的计时来说,这一刻就显得很大,并且还极其的不准。

这对于大明的基础科学发展来说,显然是很不利的。

因为科学这东西,它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科学家们总是在创造更小的单位,比如纳米更小的还有皮米、飞米、阿迷,时间单位上面还有毫秒、微妙、纳秒等等,甚至于还有普朗克时间这样小到了极点的时间单位。

这些在现实生活当中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和作用的,但是对于科学的发展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

没有一个精准的计算时间的机器,这显然会极大的影响大明的基础科学发展,一旦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这些东西都是必须要弄出来的。

“也好,反正也是没事做,去机械学院这边走走,也当是散散心,也不知道朱厚照最近在忙什么,这蒸汽轮船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没有弄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