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0章(2 / 2)

加入书签

这样的情况之下,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本来有希望的学生因为一时的贪玩错过了最好的机会,在环境的影响下,成绩越来越差,早早的走入了社会。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后世的教育受到外来影响太大、太大,老师在教学方面有着诸多的顾虑。

很多老师一开始本来还是想要管一管学生的,面对一些顽劣的学生,打骂一下也是正常,但却是可能被学生的父母打,被社会批评,丢掉自己的饭碗。

这样的事情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人再愿意去尽心尽力的管这些学生了,你爱学不学,管我什么事情,不会读书最终买单的又不是老师。

此外就是西方教学思想的传入,认为应该注重学习的自我发展,不应该有太多的束缚和管教,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要快乐教育。

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后世的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以学生的安全为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学不学得到东西,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这样的环境之下,很多孩子其实人本身是非常聪明,只是贪玩、好动,只要有严格师长进行管教,将来的成就其实也可以相当不凡。

但是学校的老师不敢管,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管,爷爷奶奶不舍得管,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不知道有多少聪明的孩子因此早早的走上了社会,最终浪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我身边就有,以前读书的时候,有的人真的很聪明,随便学,成绩都很好,但是太贪玩了,到了中学之后,学习要认真,刻苦的时候,因为贪玩没有跟上,最终就这样毁掉了。)

但此时的大明就不一样了。

无论是传统是私塾,还是新式学校,所有的人都信奉一个道理,严师出高徒!

无论是学什么,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而且这个时代的老师,为人师者,就如同是人的父母,责任心都很强。

毕竟这个时代,师父、师父,老师和父母都是可以放在一起的,也就知道老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尊师重道,这也是社会的风气。

像传统的私塾当中,师门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系,老师、学生、同门都是极为重要的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老师的责任心很强,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很严格,同样的,学生对自己的老师也很尊重,都必须要认真的听老师的话,因为这等同于自己的父母。

学校的教学方面,始终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则。

对于这样的规则,刘晋是表示赞同的。

刘晋也是觉得严师出能出高徒,对于学生应该要严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