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6章(1 / 2)

加入书签

算下来这一年差不多能够做到六百万两银子的营业收入,除开各种各样的成本,再算是折旧、维护等等之类的,二三十个点的净利润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一年下来也能够赚将近两百万两银子。

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等到大家慢慢的习惯了使用火车来出行,运输货物之后,这发出的列车还会更多,运输的货物也会更多,到了那个时候,它的营业额还可以提高,利润还会更多。

要知道这条铁路的投资也不过千万两白银而已,算下来,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回本,以后都是差不多躺着收银子就可以了。

这买卖绝对是非常赚钱的买卖,暴利行业。

如果再算上铁路、火车站周围的铁路,火车站内的商铺出租,随便在火车上卖点东西、投放广告等等之类的收入,这利润就相当的可观了。

仔细的分析下这个数据就可以知道京津铁路的价值了,连接大明最大、经济最强、人口最多的两个城市,赚钱都是很轻松的事情。

也就是刘晋这边最先弄出火车来,要是放在现在,大家都看到了火车的价值,想要占下京津铁路来,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整个大明都在关注京杭铁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大明各地都有大量的人携带大量的银子来到京城、天津这边,想要参股京杭铁路。

京杭铁路,它同样非常具有价值。

从京城、天津、北直隶、山东、南直隶、南京、苏州、淞沪、杭州,这一条线路所经过的地方是大明最繁荣、最发达、人口最多、经济最强的地方,同时又是贯通南北的线路。

想要投资这条铁路的人太多了。

朝中上下,上至弘治皇帝、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的官员、地方的地主、士绅等等,都想要参股这条铁路。

京杭铁路,全长超过三千里,总共需要募集1.5亿两白银,其中单单是弘治皇帝就非常大气的拿出了三千万两白银。

这太子朱厚照又拿出了两千万两白银,张懋、刘晋这些勋贵们少的几百万两,多的一千万两银子,再加上朝中的大臣,你十万两、我二十万两的。

凑个1.5亿两白银真的是太轻松了,最后竟然筹集到了两亿两白银,超过了京杭铁路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又因为要在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

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够按照原先的计划,将这条铁路进行延伸,再通过福建、抵达广东,路程增长,所需要的银子也增加了,这才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由此可见大家对于投资铁路的热情了。

没有人是傻子,大家都看到了这条铁路的价值,现在能够投多少银子就拼命的砸进去,以后坐着收钱就是了。

“还好大家没有看到我手中的这份数据啊,不然肯定要打起来的。”

刘晋笑着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