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6章(1 / 2)

加入书签

“以至于有时候我们的官吏、捕快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扔臭鸡蛋,去饭店吃饭都会被拒绝,遭受来自诸多方面的压力。”

“导致很多税务官员、捕快等等因为忍受不了这些压力而选择了辞职。”

“还有就是出现群体性抗税的,整个县或者是一个州府的所有商户、工厂、作坊、商行等等一起抗税,拒不缴纳税收。”

“港口这边,逃税漏税的显现也是非常的严重,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走私现象,我们税务衙门缺乏海上的力量,往往对这些偷税漏税的船只没有任何的办法。”

王守仁也是开始详细的说起自己在江南地区总督税务的事情来。

江南地区的税是真的难受。

一直以来习惯了不交税的江南地区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对于交税是充满了抗拒,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拒绝缴纳税银,以至于江南这边多次出现了民众冲击税务衙门的事情。

王守仁在江南这边和这些大家族、大士绅、大商人们可谓是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七十二变什么的都用出来了。

成绩也是相当不错,南直隶现在一年也能够上缴近一亿两白银,然而和北直隶相比起来,仅仅只有北直隶的一半,很显然差距很大,依然还有很多的人偷税漏税,抗拒缴税。

他的话也是让刘晋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直以来大明官场的官员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自江南地区,自古以来江南地区富庶,有钱的江南地区又重视教育,私塾、书院不知道有多少,出现了大量的才子,读书人和官员。

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一直左右着大明朝局的发展。

这些出身自江南地区的官员本身就是江南地区的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绅出身,有着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关系。

而这些江南地区的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绅等等,他们往往都有着极其庞大产业,除了大量的田地之外,像以前,大明的纺织业、盐业、茶业、粮食等等诸多重要行业都被江南地区的这些人所把持和垄断。

故而对于税收这一块,他们从一开始就是坚决反对的,朝廷可以没钱,国库可以饿死老鼠,皇帝也可以穷的叮当响,但是绝对不能征商税,不能动他们的蛋糕。

一旦有人说要开征商税,立即就会遭到这些江南地区出身官员的群起反对甚至攻击。

前兵部尚书马文升有感于边防衰败,军需得不到保证,军备废弛,以至于鞑靼连年入侵,屡屡扣关,劫掠边民。

可是偏偏大明朝廷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什么银子来搞军队建设,所以他就向弘治皇帝建议开征商税,增加国库收入。

然而立即就遭到了以谢迁为首的江南地区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也是不了了之,大明国库依然没钱,边军依然困顿,朝廷年年依然要为边防的事情发愁。

可是江南地区的盐商、茶商、布商、粮商等等一个个都富的流油,烟花江山一掷千金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洒洒水,秦淮河畔的花船不知道有多少,胭脂水粉飘散几十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