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4章(1 / 2)

加入书签

尽可能的断了他们的科举之路,再另外多半几所大学,为他们打开另外一条新的道路,想必以后江南这边出身的科学家必然会有很多。

江南人是非常重视教育的!

纵然是吃糠咽菜也要让孩子读书,这也是江南为什么一直以来都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说到底就是重视教育。

既然科举之路变难了,那也还是可以走走新的道路,新式教育那也是教育,虽然当不了官,但是做其它的事情依然也是可以的。

没必要在八股文的死水里面一直起不来,对江南人来说,这或许还是一件好事,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将来科举考试彻底没落,取消科举考试取士的时候,江南这边的优势同样还是会显现出来。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重视教育的地方必然会不断的涌现出大量的人才,也一定会发展起来,过上好日子。

第1545章 取消户籍限制

“下面再来说下全面取消户籍限制的事情。”

弘治皇帝见大家都没什么一件又继续提出了刘晋提到的另外一件事情。

取消户籍限制,推进城市化发展一事。

这事情,刘晋给出的理由是打击地方宗族势力,但其实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工厂、作坊的兴起,它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大明海外,还可以大量使用奴隶来满足需求,可是大明本土不允许奴隶的存在,劳动力又大量的分布在农村地区。

不将这些劳动力弄到城里来的话,工厂、作坊、商行等等哪里去找到那么多工人来。

历史上的英国为了这事情,硬是搞出了一个羊吃人运动,大肆的圈占土地用来养羊,一方面满足纺织厂对羊毛的巨大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赶到了城市之中。

在城市里面,这些劳动力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属于自己的资产和房屋等等,自然而然一切都需要依靠工厂,必须要出卖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来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资。

而且因为被驱赶到了城市里面,失去了原先的一切,又必须要重新置办家家当来,无形之中,又多出了更多的开支和支出,扩大了内需,又为资本主义寻找到了市场。

现在大明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一方面城市里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厂、作坊、商行、工地都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

另外一个方面,大明需要扩大自己的内需,这人一直留在农村,有自己的田地、菜地的话,处在小农经济之下,内需很难拉动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