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4章(2 / 2)

加入书签

几人当中,也就是李东阳能够和刘晋稍微比一比,李东阳十七岁就高中进士,还是二甲第一名,也就总四名,进了翰林院修书。

按理说,李东阳其实也可以早早的就入内阁的,但是李东阳又运气不是很好,自从进了翰林院之后,原配妻子刘晋病卒,第二年岳父又病卒了,再过两年三弟又病死了,再过几年续弦的岳氏又病死了。

再过一年李东阳的二弟又病亡了,好不容易消停几年,他父亲又病死了,不得不回乡守制了几年,又耽误了升迁。

后来等到弘治八年的时候,李东阳的次子又病死了,过上几年,他自己又生了一场大病,到了弘治十四年的时候,长子又病死了,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之下,自己还亲自去房山给自己挑选墓地。

可以说李东阳虽然和刘晋差不多,年少多才,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还考的名列前茅,可是他这一路走来,不是病就是家里有人病死,可谓是身心俱疲,又耽误了仕途。

但即便是这样李东阳在四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内阁大臣了,也是非常的年轻了。

所以说啊,这当官啊,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还是年轻好啊~”

李东阳和刘健看着刘晋,都忍不住发出了感叹。

三十多岁的年纪就已经是内阁阁老,真是让人羡慕,各自想想自己的人生,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虽然自己也是内阁大臣,可是年纪已经大了,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未来终究还是这些年轻人的。

第1569章 修长江大桥?

金銮殿内,弘治皇帝高坐龙椅之上,俯看着下放的群臣,目光很自然的就看到了处在最前面的刘晋。

直接通过特简的方式任命刘晋为内阁大臣,弘治皇帝自然是有自己的考虑。

他想要刘晋这个能臣来替自己继续改革大明,引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朝中大臣,刘健已经老了,快八十岁的人了,身体纵然是还算不错,但毕竟是耄耋老人,也干不了几年了。

李东阳身体一直都不好,家里面还总出事,已经多次向自己辞官了,自己之所以没有同意,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是需要李东阳来辅佐自己,另外一个方面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来接替。

现在刘晋入了内阁,这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关键是刘晋还非常的年轻,才三十多岁,可以替自己干很多年。

再过上几年,到时候再将王守仁给提拔上来,王守仁也是非常的年轻,现在也才四十出头,有他们两个一左一右的辅佐,这大明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内都可以非常的稳定。

刘晋和王守仁,他是非常的重视,也经过了多年的详细调查,是可以绝对放心的大臣,能力强,又不是什么野心家,还是维新派的官员,确定他们的地位就等于是确定了未来几十年大明的发展方向了。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已经七十的萧敬,声音都已经变的苍老了,也不复几年前的洪亮、尖锐了。

“内廷这边看来也是要准备换一批新人了,只是心性好又无野心的人可真不好找,关键是还要能力也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