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27章(1 / 2)

加入书签

这条大明最早的水泥公路,修建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

如果放在后世,20年的水泥路估计着早就已经烂的不行,后世的豆腐渣工程,别说是20年了,就是下一场雨就可以让新修的道路变的坑坑洼洼, 很多时候都只是表面糊了一层水泥皮子,地下的沙土都没有夯实。

但是在大明这里, 工程质量往往是跟性命挂钩的,从朱元璋制定出严格的工程管理办法和追责制度之后,工程质量就相当的严格。

修建道路的工人、工程师、所用的材料、那个工厂生产的等等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要刻在道路上面的,要专门立碑来详细记录这些事情。

一旦这个道路出了问题,到时候官府这边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追责,极其讨厌豆腐渣工程的朱元璋,在这方面非常的严,动不动都是丢脑袋的。

这条修建了近20年的水泥道路,它的质量依然非常的好。

道路上竟然没有一丝的坑坑洼洼和破损的地方,道路中间和两边的绿化带,经过多年来的生长,种植的树木也都已经变成了参天大树,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休息的阴凉之所。

得益于大明这些年来的迅猛发展,水泥道路所带来的便捷交通和大量的客源,道路的两边到处都是一排排的房屋,各种各样的客栈、茶楼、饭店之类的是随处可见,生意也是相当的火红。

因为这条道路上面的人流量非常大。

不仅仅有快速往来的汽车、四轮马车,自行车等等,连走路的行人都非常的多,这条贯穿大明最繁华的两个城市的道路,它每天通行的人次都要达到几十万人次。

源源不断庞大的人流量给道路两边的小店带来了滚滚的生意,累了要坐下来歇息下,喝杯茶水什么的,饿了要吃些饭菜什么的,累了、困了,晚上了也需要客栈住一晚什么的。

这条道路养活了沿途地区成千上万的人。

也是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自己的房屋修建在道路的两边,离道路更近一些,交通更加的方便,同时也是能够顺带着做点小生意什么的。

“这树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

“这道路的两边也是房屋成群,商店云集啊。”

“当年朕去天津的时候,这两边的这些树木啊,还都只有一点点高,道路两边都很少能够看到村庄什么的。”

弘治皇帝是看的津津有味,仔细的想一想,自己似乎已经好像有好些年没有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了,上次去天津都还是在弘治十几年的时候吧。

“陛下,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这条京津水泥公路联通的是我大明最繁华的京城和天津两座城市,每天通过这条道路往来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这交通便捷,又可以做点生意什么的,自然而然也就会吸引大量的人在道路两边安家落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