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29章(1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里,宁王是肠子都悔青了。

一直以来宁王还是非常传统的宁王,不太相信银行,更别说股票了,当然埃及运河的股票,还是因为当初宁王嫌少,没看上,故而也就没有跟着大规模的投资,只投资了少部分,大部分的银子都让他放在了府库里面成为了铁疙瘩。

谁知道这埃及运河的股票一路飙升,越来越值钱,多年过来,现在都已经价值300多两银子一股了,当初的100万股如果要了,那就价值3亿两银子了。

现在宁国发展变的缓慢起来,主要也是因为宁王这种不舍得投资的原因,这有钱了就只想着埋进地窖里面。

而不是说拿着去投资修建道路、铁路,办工厂等等,自然而然的,这钱没办法生钱就算了,也是导致宁国这边的通货紧缩,市面上的钱慢慢变少,影响经济的发展。

“工业还是要发展的,先建一些钢铁厂、水泥厂、玻璃厂这些,尽可能的实现这些东西的自给自足,什么东西都需用进口的话,价钱贵不说了,量也无法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宁王思索一翻,想了想也还是觉得刘养正所说的有道理。

现在基础性的原材料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大明人勤快无比,在四海不断的扩散、在各地不断的发展,粮食、棉花、蔗糖、茶叶、香料等等的产量也是不断的增长,大家都在拼了命的种这些东西、卖这些东西,价格自然是越来越低了。

唯有那些工业产业,价格依然非常的昂贵。

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钢铁、船只、机械等等这些,价格是一年比一年贵,贵就算了,还非常的好卖,有钱都要排着队去等着。

只是刘养正和宁王发展工业的想法是好的,但却是忽略了一个事情,工业是建立在新学基础上的,没有大量的新学人才,你怎么可能造的出汽车、摩托车、大轮船、机械这些东西?

即便是可以造的出来,质量也是没有办法得到保证,更别说和大明、南非的产品相竞争了。

“殿下,大明内阁首辅刘晋的儿子刘达求见~”

这时有太监来到宁王身边,向宁王通报道。

“刘晋的儿子?”

宁王一听,也是微微惊讶起来。

第1946章 农业社会的财富增加和积累

宁国安宁城百里之外的一处庄园这里,宁国左丞相刘养正陪着刘达在庄园各处视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