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41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就让旧学的人非常不满了,凭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的考科举都很难考上,想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又都不受欢迎,而你们新学读的旁门左道反而是大受欢迎,凭什么啊!

当然了,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儒家的人感觉到了儒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一家独大,到了现在新旧分庭相抗的局面,难道以后儒门会衰弱下去。

很早之前的时候就想着要打压新学,重振儒门了,只是以前刘晋在,大家斗不过刘晋,现在刘晋一走,儒家的酸臭腐儒们又开始出来折腾了。

不仅仅要振兴儒门,而且还要在这朝堂上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将更多的老旧派儒家学子给推上去。

只是,这个大臣的建议明显就是前后矛盾,一方面是科举考试卷的很,要天子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一方面又说要让新学的学校变成儒家的书院,更多的人学习传统的儒家学说,这不是变相的又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压力和竞争吗?

此外也不考虑下朝廷需不需要那么多官员的问题,这名额增加容易,以后要缩减就难了,更何况,增加名额就意味着要有对应的官职,这些他们都没有好好的考虑就站出来乱提策略。

第2013章 扶不起的酸臭腐儒

“部分新学学校转为书院?”

“你怕是嫌现在的科考压力不够大哦。”

大臣们一听,心里面都忍不住吐槽起来。

说实话,大家都觉得现在的科考竞争实在是太大了,大家各自的家族里面都有大量的子弟在参加科考,可是能够考出头却寥寥无几。

很多官员的儿子都已经四五十岁了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是去考进士了,大家都巴不得读旧学的人更少一些,这样竞争压力才更小一些。

你倒好还要将新学的部分学校变成书院,你以为是你家开的?

你有本事你出钱去开啊,你出钱去办啊,那样根本就没人说你半个字,只会夸你是真心为了壮大儒门。

“陛下,臣也以为应该打压新学的发展,新学所授之学乃是旁门左道,奇巧淫技,新学大兴,则旁门左道大兴,正道之儒家则式微,长此以往,强枝弱干,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动荡,百姓民不聊生啊!”

又有老旧派的官员站出来,张嘴就猛烈的抨击新学,说什么旁门左道,奇巧淫技,还什么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动荡,民不聊生。

这尼玛,顿时就让朝中的无数大臣一阵无语。

虽然说大家都是读儒家学说出来的,认可儒家的正统地位,但如此抨击新学,将新学说的一无是处,这显然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了。

新学的作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各种各样的机器层出不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便捷了大家的生活和出行,让大明变的更加富有,强盛。

没有新学的话,纵然是扩大了领土,依靠传统的耕种方式来耕种的话,你又能够种几亩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