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18章(1 / 2)

加入书签

总的来说,大家的表现弘治皇帝看在眼中,显然他并不满意。

“所以,朕觉得这以后啊,翰林院的翰林们呢,还是要到地方去历练、历练,锻炼一番,能够更清楚的知晓我大明的情况,也能够看得出来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是否真的适合治国安邦。”

“仅仅只是在翰林院里面修书、编书的,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治国安邦的经验,空谈误国,于国毫无作用。”

弘治皇帝的话,顿时就让群臣们炸开锅了。

尤其是翰林院的翰林们,一个个都不干了。

这翰林院作为大明的高级人才储备池,日子不要太舒服了,在里面舒舒服服的修书编书的待几年,出来就可以得到重用,平步青云的。

而且这待在京城,留在天子的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机会的话,升迁就快多了。

可是这要是去地方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仅要辛辛苦苦的去干出一番成绩出来,而且远离了天子和权力中心,这想要升迁的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

“这翰林院作为我大明最为重要的选才选能之地,其制度早已经形成并且确定下来。”

“岂能轻易的改变?”

有大臣站出来反对道。

“是啊,陛下~”

“在翰林院修书编书,能够知晓以往历朝历代的历史,从中总结出得失来,这不比去地方历练更强吗?”

有翰林院的翰林说道。

“陛下,翰林院的翰林都是读书人当中最为优秀、杰出之辈,所以才留在京城以待重用,这直接下放到地方去的话,岂不是和三甲进士一般了?”

有翰林显得非常气愤的说道。

想想自己寒窗苦读多少年,这好不容易在科举考试之中排名靠前进了翰林院里面,就等着出来之后平步青云了。

现在竟然要和那些三甲同进士出身的人一起到地方去历练,这实在是让无法接受。

“是啊,陛下,这祖制,是大明的江山国本,岂能轻易改动!”

“陛下,历练固然重要,在京城同样也是可以得到历练的。”

“陛下,万万不可啊!”

群臣们齐声的反对,齐声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官员,这基本上都是从翰林院里面出来的,都在里面喝过茶、看过报纸,过过舒服小日子的。

去地方,谁愿意啊,现在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呢,晚上的时候干活都不方便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