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59章(2 / 2)

加入书签

“查理五世要大规模的购买粮食,看来是为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了。”

“这两大帝国都是欧洲这边的大帝国,人口多,实力强大,现在遭遇大饥荒,这需要的粮食就不是小数目了。”

“要不要出口粮食给他们呢?”

唐伯虎发过来的电报也是向朝廷这边请示,转达了西班牙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请求。

“粮食应该要出口给他们,还要大规模的出口给他们,并且要做到即便是运到了他们当地,价格还要比他们本地产的粮食还要更加便宜,质量更好。”

“这两年是有灾荒,所以欧洲这边的粮食产量非常低,但以后风调雨顺的话,欧洲这边对粮食的需求就不会太大。”

“只有彻底的击垮欧洲人的种粮积极性来,才能够彻底的用粮食来控制整个欧洲。”

很快,刘晋就想到了后世一些国际大粮商利用粮食摧毁一个个国家经济的事情,甚至于利用粮食掠夺一个个国家财富的事情。

粮食这东西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战略物质,因为人可以没有黄金和白银,但不能没有粮食,一旦一个国家没有了粮食,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那么必然会动乱无比。

所以自古以来,或者是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任何一个朝代和国家都对粮食重视无比,粮食产量关系着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明自身有着庞大的耕地和众多的粮食产地,每年的粮食产量非常庞大,一年产出的粮食足以够整个大明吃上好几年的时间。

因为粮食的产量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大明的粮价一直都很低,并且在辽东、河中、黑土省这三个产粮大省这里,有大量的粮食无人收购。

以至于不得不用粮食来酿酒、喂养牲畜,同时减少耕种面积,采用轮耕等方式来减少产量,增加粮食的消耗。

这如果大规模出口的话,可以增加粮食的消耗,也可以为大明农民增加收入,增强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当然,在粮食出口之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的粮食安全。

因为处于小冰河期内,极端异常的气候反复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年的情况是如何的,刘晋都主导着大明在各地兴建了大量的粮仓储备粮食,为的就是怕出现灾荒的时候没有足够粮食的问题。

毫无疑问,大明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大明的产粮地有很多,并且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模式,耕地总量大,效率高,产量大。

大明是完全可以将大量的粮食用于出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