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15章(1 / 2)

加入书签

铁路所过的地方,他能够看到大量修建整齐、漂亮无比的房子,这些使用钢筋混凝土修建起来的房子仅仅只是普通人的房子。

但即便是普通百姓的房子,也是已经如此的漂亮,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已经通上了水泥路,宽敞的水泥路连接四方,道路上时不时都能够看到汽车、摩托车和各种货车,仿佛都在向易卜拉欣炫耀着大明人的富裕。

真正让易卜拉欣感到深深震撼的是眼前的这个铁路,翻开大明帝国这边出版的大明铁路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大明帝国的铁路已经纵横交贯,四通八达了。

有横贯东西的欧亚大铁路,最从西边的厚照城一直修到了大明最东边的海参崴港口,总历程足足有几万公里。

还有从最北边的北海城一直修到大明南洋象林的铁路,从最寒带地区一直修到了热带地区,几万公路的铁路贯穿南北。

眼前的铁路,它实在是太便捷了。

日夜都可以行走,日行千里,还可以一次性运输大量的人口和庞大的货物,运输能力非常的恐怖。

有了这样的铁路,大明帝国可以从帝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迅速的调集物资、人员到另外一个遥远地方。

效率极高、速度极快!

“我们奥斯曼帝国要是有一条联通东西的铁路就好了!”

“只是,这铁路的造价实在是太昂贵了!”

仅仅只是铁路就让易卜拉欣真正的感受到了大明人的富裕和豪横。

这随便一条铁路的造价都是用亿两白银来计算的,大明人却是修了一条又一条,纵横交贯之下,大明的铁路都已经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贯穿大明的东西南北,连接着大明的每一个省。

纵然是地势最险要、最难修通铁路的西南地区,现在也是已经将铁路修了过去,这里面到底耗费了多少的银子,这根本就是一个难以统计的天文数字了。

反观奥斯曼帝国这边,一直都说要修建一条尹斯坦布尔直多瑙河的铁路,目的是为了巩固奥斯曼帝国对多瑙河流域的统治,可以将多瑙河地区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都城去。

同时也可以便捷都城到多瑙河地区的往来,方便快速的调集大军前往边疆地区。

然而奥斯曼帝国自身并没有修建铁路的技术、设备和材料,想要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只能够靠大明人。

大明人给奥斯曼帝国苏丹这边的报价是3亿两白银,据说还是友情价,还是因为这边的地势相对较为平缓,所以造价不会太过高昂,还需要奥斯曼帝国这边自己征调一定数量的农夫来帮忙的情况下。

修建这样的一条铁路竟然要3亿两白银!

3亿两白银啊,奥斯曼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3000万两左右,这十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才能够修建起这样的一条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